當韓奐的人頭落地的同時。
同樣的殺戮,在其他各處,同時上演。
幸存的人中,雖然以韓國和楚國為主,但依然有其他幾國的零星人將士。
當韓奐單獨離開之后,原本就松散的隊伍,更加沒有凝聚力。
于是,各國將領也紛紛散開,各回各家。
韓國與楚國帶走大部隊后。
剩下魏,燕,齊等國將領,也紛紛領著自已最后的手下而去。
然后,他們就都消失在了歸國的途中。
有將領在歸鄉途中,在一處毫不起眼的客棧中,停止了呼吸。
有將領在歸國的路上,被神秘出現的洪水吞噬。
更多的人,則是悄無聲息的消息。
五萬余人,最終能回到故國者,十不足一。
而且全是并不知道全部真相,在國中也沒有任何話語權的大頭兵。
這些普通兵卒,帶回了“聯軍在函谷關遭遇秦軍頑強抵抗,損失慘重,最終潰敗”的消息。
卻對趙恬的僵族陰謀、韓奐等將領的離奇“失蹤”或“意外身亡”一無所知。
或者,他們知道。
但,他們的話,誰會信呢?
與此同時。
一張精心編織的謠言大網,開始在六國的市井坊間,酒肆茶館悄然撒開:
“聽說了嗎?函谷關之戰,那個秦國白起,是個巫族的煞神轉世,殺了趙國四十五萬人啊。”
“四十五萬人?他一個人殺的?嘶,當真是巫族的煞神啊。”
“秦國不敬天地,不尊仙神,果然是西蠻之地啊。”
“秦人兇殘,坑殺了我六國多少好兒郎!此仇不共戴天!”
……
趙國,邯鄲。
章華臺內,熏香裊裊,編鐘依舊奏著舒緩的雅樂。
趙王斜倚在鋪著白虎皮的寬大王座上,指尖把玩著一枚溫潤的玉玨。
他的神情中,帶著一絲大戰將歇后的慵懶,以及志得意滿的余韻。
長平大捷的狂喜,似乎還在殿宇的梁柱間回蕩。
“陛下。”
內侍總管再次躬著身,腳步比上次沉重了數倍,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玉盤趨近玉階。
盤中所盛,并非上次那種閃爍著捷報金光的玉符。
而是一枚色澤黯淡,甚至隱隱透著裂紋的玄色玉簡。
總管聲音干澀,帶著難以抑制的恐懼,道:“前線急報。”
趙王慵懶地抬起眼皮,目光落在那枚不祥的玄色玉簡上。
他心中莫名一跳,一股不祥的預感悄然升起,正了正身子,道:“念。”
內侍總管顫抖著拿起玉簡,靈力注入。
這一次,響徹殿堂的不再是趙恬那意氣風發的鏗鏘之音。
而是一個充滿疲憊,恐懼和絕望的嘶啞聲音。
那聲音斷斷續續,仿佛用盡了最后的氣力一般。
“……函谷……慘敗……趙恬元帥……被秦將白起……梟首。”
“趙渴公子……殉國……我軍主力……四十余萬……全軍……覆沒……”
“聯軍大敗……已崩……崩……崩解……”
轟!
如同九天驚雷在趙王腦海中炸開!
他猛地從王座上彈起,臉上慵懶愜意的神情瞬間凝固。
隨即被極致的震驚、難以置信和深入骨髓的恐懼所取代!
手中的玉玨跌落在地毯上,骨碌碌滾出老遠。
“四十五萬……全軍覆沒?”
趙王的聲音尖利得變了調,身體不受控制地劇烈搖晃起來,眼前陣陣發黑。
這是六國聯軍,趙國是絕對的主力,出兵近五十萬。
目的就是為了拿下函谷關后,取得最多的利益。
這一刻,滿殿文武都露出驚恐之色。
四十五萬人全軍覆沒?那當中有多少世家弟子?有多少王公貴族的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