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隊聽到后,驚訝道:
“你是說韓連武已經知道萬博的藏身點了?”
他后面還有一句話沒問出來。
那就是:你有什么根據?
這樣的話,他已經沒有資格問了。
一個人的能力不是用嘴吹出來的,而是實打實干出來的。
自打成立這個專案組,于大章安排的每一步都井然有序,沒有一絲差錯。
面對這樣的人,質問的話實在說不出口。
“這不是很明顯的事么。”
于大章知道他要問什么,索性直接回答道:
“除了萬博,其余的十一個人都遭到了報復,無一幸免。”
“就連死的那個,墓碑都被踹了好幾腳,還被澆了一泡尿。”
“你就沒發現嫌犯復仇的成功率太高了嗎?”
經過他的提醒,許隊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依舊沒想明白。
“韓連武當過兵,而且還是特殊兵種,對付普通人自然是綽綽有余。”
許隊分析道:
“再加上提前偵察,掌握了被害人的動向,成功率高也說得過去。”
不得不說,他說得有一定道理。
可要是在現實中發生,那就不是這樣的情況了。
討論案情就是這樣,對每一個觀點都要盡量提出合理性懷疑,并一一進行解釋。
“作為刑警,而且還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刑警,你要是嫌犯,能做到他這樣嗎?”
于大章盯著許隊問道:
“或者說,你能做到成功率百分百嗎?”
這不是在抬杠,而是換位思考。
他是讓許隊套用嫌犯的身份去思考問題。
之前于大章已經做過這樣的假設了。
答案是:做不到。
九個被害人,沒有一個是傻子。
連續九個全成功了,而且還是在短時間內完成的。
首先一點,必須要對這九個人足夠熟悉才行。
只提前準備幾天,肯定是不夠的。
果然,許隊只是稍做思考就給出了答案:
“不行,兩三個還有可能,連續九個不可能做到百分百成功,主要是時間不夠。”
沒錯,就是時間。
于大章早就對此做過推斷。
嫌犯不是臨時起意,他琢磨這幫人不是一天兩天了,估計在部隊服役的時候就已經動了心思。
心里裝著仇恨,他自然會想辦法搜尋那些人的信息。
也正是對那些人足夠了解,所以才會如此順利。
那這個準備的時間就要向前延長,有可能是一年,也有可能是三年。
他早就有把握讓那些人付出慘痛的代價,只是一直沒有動手而已。
“如果在動手之前給你三年的準備時間呢?”于大章再次問道。
這一次,許隊只是稍作微思考了一下,便點頭說道:
“這個時間足夠了,三年調查九個人,我有信心掌握他們的全部信息,在我眼里,他們將無所遁形。”
說完之后,他立刻反應了過來。
“你是說……”許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韓連武早就做了準備,如果真是這樣,萬博給自己準備的安全屋,在他眼里就是個笑話!”
有句話說的好。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在于大章看來,這起連環斷指案,從頭到尾不過是一場貓戲老鼠的游戲。
此時的萬博就像一只被嚇破膽的老鼠,躲在洞里瑟瑟發抖。
而韓連武則像老貓一樣,在洞口不停徘徊。
“部隊服役十一年,他也是有人脈的。”
于大章繼續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