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里再次安靜下來,于大章拿出一包和天下,打開后扔到了床上。
沒一會兒功夫,屋內便彌漫著濃重的煙草味。
“他們一定有一套辨別的方法。”
呂忠鑫吐出一口煙霧,神情凝重地說道:
“既然光憑外貌無法辨別,那進一步就是對話和肢體接觸。”
眾人聽到后,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劉淼隨即接口道:
“在火車站能與陌生人對上話,還能不被懷疑的,也只有那些拉客的了。”
“他們可以在對話時,去觀察對方的反應和說話方式,以此來進行識別。”
有道理……于大章聽到他的話,不由得想起在雁城接觸到的那些智障人員。
那些人說話有個共同的特點:詞匯量少,習慣用重復啰嗦的語句。
在語言表達上,他們常用簡單短句且語法錯誤頻繁,并難以抓住重點。
其中部分人發音模糊,語速緩慢,聲調異常。
總結起來就是:邏輯混亂、理解與反應能力弱。
與他們對話,基本兩句話就能聽出他們的語病和問題所在。
“所以,他們并不是沒露頭。”呂忠鑫沉聲說道:
“而是他們將人拉走的時候,你們并沒發現。”
“這也不怪你們,火車站每天那么多人,你們也不知道被拉走的是不是智障人員。”
即使他在為馬健和劉淼開脫,但兩人還是有些自責,眼神中也閃爍著歉意。
于大章則是直接跳過了這個話題:
“接下來咱們一起想想,該如何找到他們。”
最直接的辦法是將火車站那些拉客的人全抓起來,然后分別對其進行審問。
但這個辦法卻無法分辨出哪些才是真正的犯罪分子。
如果對方咬定自己就是拉客的,而且也真的在做這份工作,警方還真就奈何不了他們。
身份證上又不會標記哪些人是嫌犯。
“現在咱們的人手足夠,可以多派些人在火車站進行觀察。”
說話的是馬健,當他看到于大章帶了這么多人過來,就已經想到了這個方法。
“這個辦法不行。”于大章搖頭否定道:
“偽裝偵查不是人多就行的,而且在一個固定的地點,突然增加人手,也會增加暴露的風險。”
還有一點他沒說。
想要識別出嫌犯,必須要近距離聽他們和陌生人的對話。
可一旦接近,勢必會引起對方懷疑。
要是被對方發現了,他們會立即撤退。
而一旦他們逃跑,再想找到他們,無疑就更難了。
隨后眾人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著各自的看法。
屋里只有齊放一直沒有說話。
不是他不想發言,而是沒有機會。
他發現松海來的這幾個人,沒有一個是等閑之輩。
從他們說話的時候就能看出,這些人個個邏輯清晰、思維敏捷。
看問題也是一針見血,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最讓他吃驚的是,一直在羊城火車站暗中調查的這兩個人,居然也是松海過來的。
也就是說,他們是一行五人跨省辦案。
就這么點人,還分成了兩組。
這得多大的膽子,敢這么安排!
但也正因為這樣的安排,才給專案組節省下來大量的時間。
要是沒有前期的潛伏觀察,也沒有現在的進一步推理。
齊放不自覺間張開了嘴,一臉呆滯地看著松海這些同事討論著案情。
和天下都抽兩根了,咋有點不好意思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