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里跳過來的?
魏謙和呂忠鑫聽到后,硬是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
兩個人相互對視一眼,臉上都帶著幾分不可置信。
“你是說兇手是被害人的鄰居?”
魏謙問出這句話后,又立刻反駁道:
“怎么可能!專案組已經調查過了,案宗上也有記錄,這家人在案發前就出去旅游了,到現在都沒回來。”
這么重要的線索,專案組怎么可能漏掉。
他現在甚至覺得于大章辦案過于兒戲了。
什么證據都沒有的情況下,就斷定鄰居是兇手,實在太草率了。
“魏隊,別急嘛。”
于大章倒是顯得很輕松:
“正是因為專案組都調查完了,所以咱們就省事了,只需要用排除法就可以了。”
“首先,房門那里可以排除。”
“一是門鎖沒被破壞,二是案發當天的走廊上沒有可疑人的腳印,門把手上也沒有多余的指紋。”
他稍作停頓,給魏隊一點時間消化這些信息,然后繼續說道:
“其次,攀爬上來的可能性也被專案組排除了。”
“這種情況下,我們只需要考慮兇手是如何進入屋內的。”
說到這里,于大章突然話鋒一轉,指了指對面:
“現在你再看看那個相鄰的陽臺,是不是覺得有點意思了。”
他已經想好了,沒有線索沒關系,就硬編。
但編故事也不是誰都會的,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邏輯性,要是再加上專業性,那就更完美了。
果然,魏謙的思路成功讓他給帶偏了。
因為排除法本就是刑偵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他這個解釋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聽你這么一說,好像也只有這個方法能來到咱們所在的這個陽臺了。”
說話的同時,魏謙將注意力放在了那個預留板上:
“如果那上面留下了腳印,就可以證明有人經過那里。”
他還有句話沒說,但眾人都心知肚明。
那個預留板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地方。
不止警方會忽視,兇手也不會特意去清理那里的痕跡。
原因很簡單,那地方太危險了,而且面積還小。
兇手從那地方跳離后,很難回頭進行清理。
最重要的,誰會想到去一個七樓外墻的外機預留位上采集腳印。
就算干蜘蛛人這一行的,沒有防護設施也不敢往那上面跳,更不用說技術科的警員了。
沒一會兒功夫,專案組的人也到了。
他們隨后叫來專業人員,從樓頂順下去一個可站立吊籃,錢程就站在那上面來到了外機預留位。
“還真有腳印!”
錢程忽然驚喜地喊道:
“雖然被灰塵蓋住了,但輪廓還在,你眼神還是那么好。”
他這一嗓子,讓陽臺上的眾人全都將目光集中過來。
還真有!
起初魏謙和呂忠鑫都認為于大章的推斷有些草率。
可事實勝于雄辯,預留板上的腳印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什么人會在那上面留下腳印?
答案不言而喻。
只有欲行不軌的人,才會利用那個地方當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