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重就輕……于大章對這種套路太熟悉了。
稍微有點腦子的嫌犯基本都會用這招。
他看似回答得很詳細,其實卻是在隱瞞最重要的信息。
“你不可能剛去工地就做工頭吧。”
于大章盯著他問道:
“做工頭之前,你是做什么工種的?”
果然,在聽到這個問題時,李林軍明顯猶豫了一下,但最后還是答道:
“架子工。”
這次他沒再做詳細介紹,只是干巴巴地說了這三個字。
這就對上了……于大章對這個工種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簡單說,架子工就是蓋樓時在建筑外墻安裝腳手架的。
這些腳手架既可以起到安全防護作用,也方便工人進行外墻作業。
可別小看這個工種,一般人還真就干不來。
想要在高空安裝幾十斤重的鋼管,不但要有力氣,還要具有較強的空間感,并且能適應高空作業。
普通人站在高空就已經腿軟了,更不用說擺弄幾十斤重的鋼管了。
毫不夸張地說,從事架子工這一職業的難度,比那些專門從事高空作業的蜘蛛人還要大。
“這個腳印是你的吧。”
于大章從桌上拿起一張照片,將正面對著他。
“不是。”李林軍搖頭否認道:
“我沒事往那上面跳干嘛。”
能從一個架子工做到包工頭,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證明他是一個善于動腦的人。
而且心理素質也足夠強。
在于大章看來,李林軍明明在撒謊,卻能做到臉不紅心不跳,可見其心機深沉。
包括李林軍在內的所有人,都以為于大章會繼續追問時,他卻將照片放下了。
他隨即又拿起另一張照片,將其對著李林軍:
“這個小榔頭你總認識吧。”
當看到這張照片時,李林軍的臉色瞬間就變了,但他還是搖頭說道:
“沒見過,我的工作用不上這個工具。”
他回話的時候,目光是向下的,在刻意回避著這張照片。
于大章點點頭,然后看向一旁負責記錄的警員:
“這幾張照片他是不是都看過了?”
“沒有。”警員馬上否認道:
“他一直不交代,所以昨天晚上只聊了一些基本信息,證據沒有給他看過。”
這名警員回答的時候,是轉頭看向于大章的。
他發現于大章似乎很隨意,臉上一點也看不出緊張嚴肅,給人感覺他好像不是很重視這次審訊。
不止是他,就連對方的李林軍也感覺出來了。
在他眼里,對面的警察竟然在審問過程中和旁邊的人聊上天了。
于大章倒是絲毫不在意他們的反應,轉回頭后,他又換了一張照片:
“你再看看這件血衣。”
這次還沒等李林軍回答,他又拿起一張照片:
“還有這條褲子。”
于大章舉著這兩張照片,看著對面說道:
“你真的很聰明,留下了衣服褲子和清洗過的兇器,卻唯獨把鞋穿走了。”
“這幾件東西里,也只有腳上的鞋不會引起別人懷疑,而你正好可以借旅游的機會,將鞋子處理掉。”
他將照片放下,又拿起了一份文件,上面寫著“dna檢測報告”。
“洛卡爾物質交換定律,只要接觸過,必然會留下痕跡。”
于大章看著李林軍,眼神中閃爍著精光:
“你說你穿過的衣服上,會不會留下你的d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