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章親手抓過的嫌犯連他自己都數不清了,卻很少見到落網時還能保持鎮定的。
女的更是一個都沒見過。
往往都是落差越大,哭得越慘。
但眼前的應雪蓮卻是另一個極端。
“我現在是不是要改稱你為于警官了?”
她平靜得有些詭異,仿佛已經看透了生死一般。
“看你喜歡。”于大章倒是表現得無所謂:
“繼續叫我小于也可以。”
應雪蓮左右張望了一圈,最后把目光停在他身上,語調緩慢地問道:
“帶我走的人呢?”
“在這之前,我想和你單獨談談。”于大章盯著她,嚴肅地說道:
“實話和你說,有些事我還沒搞明白,現在把你交出去,無論對你還是對國安,都是不負責任的。”
不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理清楚,他還真怕應雪蓮再耍什么花樣。
最關鍵的一點,他要確定科研團隊里,是否還有內奸。
除惡務盡,若有漏網之魚,這些日子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是不是覺得這種經過審核才能進入的單位,不會出現間諜?
光用嘴說沒有用,還是舉例。
眾所周知,進入央視工作也是要經過層層審核的。
那是國家主流媒體,代表著國家形象,相對來說,審核要更加嚴格。
尤其是主持人,一言一行都被關注著,對其的審核那就更嚴格了。
神奇的來了。
光是被曝出的主持人間諜案就有三起。
最狠的一個,在央視秘密隱藏了接近20年,泄露了大量國家機密。
國安發現她,還是因為其在主持的節目上說漏嘴了。
說得難聽點,她都不把國安當回事了。
正是因為隱藏這么久沒被發現,所以她才會如此肆無忌憚。
和諧社會,就舉這么一個例子吧。
總之,間諜戰從古至今都沒停止過,就算是和平年代也不例外。
層層審核?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再說這世上哪有不透風的墻。
回到生活區。
于大章跟著應雪蓮來到她所在的房間。
進屋前他對警衛交待,通知國安的同事過來一趟。
“喝水嗎?”應雪蓮問道。
“不用麻煩了。”于大章擺擺手:
“你的水我可不敢喝。”
他之所以將談話地點選在這里,是想讓應雪蓮更好地配合交代。
熟悉的環境會讓人有安全感,有助于她集中注意力。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于大章還是希望能給她些優待的。
兩人落座后,應雪蓮端起水杯,輕抿一口,隨后抬頭看向于大章:
“我能先問一個問題嗎?”
“可以。”于大章答應得很痛快。
既然不是正式的審訊,他倒是樂意滿足對方的好奇心。
他也不認為自己有什么羞于啟齒的事情。
“你真的是博士嗎?”
應雪蓮盯著他的眼睛說道:
“你剛來的時候,我發現你對很多事情都一竅不通,甚至連一些最基本的專業知識都不了解,這讓我懷疑你是個冒牌貨。”
頓了一下,她忽然話鋒一轉:
“但奇怪的是,每當我教給你一些知識時,你總是能夠迅速地理解并掌握,而且還能立刻將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如果沒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作為基礎,想要做到像你這樣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