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畢竟是程文浩有錯在先。
他要是不作奸犯科,也不會被判刑入獄。
女方不等他,也在情理之中,程文浩應該能夠理解。
就算有些怨恨對方,也不應該有這么大仇恨。
連孩子都沒放過,可見程文浩的仇恨已經到了什么程度。
“這個姚靜,對金錢過于貪婪了。”
總隊長聲音低沉:
“這件事的導火索就是她拿了不屬于她的錢。”
“在認識姚靜之前,程文浩連續入獄,那些所謂的大哥也給了他一些錢。”
“這些錢他沒有用于個人消費,而是交給了他的母親,總共有30多萬。”
說到這里,他的語氣加重了一些:
“姚靜在程文浩入獄后,以能將他撈出來為由,從其母親那里將那30多萬全給騙走了。”
“之后她就用這筆錢包裝自己,結識了很多有錢人,其中也包括她后來的丈夫。”
確實有點過分了……于大章在心里嘀咕著。
姚靜的作法已經超出了拜金的范疇,完全可以定義為詐騙了。
想來有些可笑。
一個頻繁入獄,連監獄都沒教育好的人,竟然讓一個貪財的女人教育了。
可以想象當時程文浩在得知這個消息后,是怎樣一種震驚和憤怒。
“后來程文浩出獄后,向姚靜多次索要那30萬。”
總隊長繼續說道:
“但姚靜堅稱那筆錢都用來給他活動關系了,并表示手頭沒有錢。”
“后來這件事就一直拖著,直到程文浩再次入獄。”
這是因。
也是程文浩的殺人動機。
有因即有果。
因為姚靜的貪心,結果導致全家被滅門。
當一個人失去了對生活的所有希望時,他最想做的自然是了卻因果。
真是夠瘋狂的……于大章不由得在心中感嘆道。
姚靜騙了程文浩的錢,遭到報復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可沒必要連孩子也給殺了吧。
他也能下得去手,可見程文浩現在已經殺紅眼了。
“還有其他和程文浩有仇的人嗎?”于大章問道。
刑偵總隊那邊人多好辦事,尤其這種調查社會關系的活兒,那邊更是輕車熟路。
“暫時還沒發現。”
總隊長回答道:
“像程文浩這種人,社會關系很復雜,一般的打架斗毆對他來說更是平常事,基本不會因此產生仇恨。”
“他跟過的幾個老板,也沒有對不起他的,而且那些所謂的大哥現在都在監獄里面服刑。”
最后,他用肯定的語氣說道:
“所以,據我們分析,程文浩已經無仇可報了。”
無仇可報……于大章在心中反復念叨著這四個字。
仇報完了,那就剩報恩了。
什么恩情最大?
是救命之恩還是知遇之恩?
都不是。
如果恩情有排名,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父母的養育之恩。
尤其是人在絕境之時,念念不忘的,肯定是自己的親人。
既然是報恩,那就不能是簡單的去見一面。
程文浩一定會想辦法給父母留下一筆養老錢,這樣他才會放心。
只是……
錢從哪里弄呢?
去搶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