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寶月正苦思對策,便見王揚停到祭臺邊緣的火盆前,雙手攏袖,看著小巫祝,眸子靜如深潭,倒映著盆中火焰:
“拔丹沒有說謊。”
不少蠻人松了口氣,小巫祝則喜道:
“那你是承認——”
“不過他聽錯了。”
“額?”
“盤王原話說的是‘需燒壞人為祭’。壞即好壞的壞,壞人就是惡人奸徒。只是拔丹聽成了漢人,誤傳神言而已——”
眾蠻大驚,臺下頓時騷動起來。
小巫祝又驚又怒:“胡言亂——”
王揚上前一步,一揮衣袖!
在袖口掠過盆沿的剎那,一袖粉末撒出!只聽砰的一聲!光烈火閃!
眾人只見一團火球炸起,將銅盆直接掀飛出去!
當粉塵粒子接受火源的熱量后,會與氧氣(也就是氧化劑)發生劇烈的氧化反應,此謂——粉塵爆炸。
王揚由于找不到硝石,所以便用面粉、木炭粉和硫磺粉相混。面粉充當可燃介質;木炭粉加燃料;硫磺粉則當引燃劑,其實只用面粉也可以,但視覺效果和威力都要差一些,三者一起要控制好比例,王揚試了又試,三次里只有一次把盆炸飛,這也和扔的手法有關。此次算是效果很好的一次。若差一些,只能讓火瞬間暴漲,不過即便只有暴漲對于王揚來說也足夠了。他這一招本來就是作為后手唬人用的,只是之前沒想到會用在這里。
咣當!
銅盆砸落在祭臺上,在一片死寂中冒著煙。
眾蠻皆震悚抱頭,惶惑失措。寶月也驚得跌倒,面無顏色。
小巫祝離得最近,直接嚇跪,瑟瑟發抖!
一片煙霧之中,王揚負手走出。
小巫祝駭得連話都說不利索了,以袖遮頭,驚恐地挪蹭后退:“別別......”
王揚俯下身,目光如初雪消融的溪水,溫聲道:
“你不要怕。
我認得你眼里的光,那是尋道者才有的星火。
我知你是盤王的真信徒,不是那心藏惡意的邪魔。
但你的口舌要謹慎,因為我方才所傳,乃盤王之語。
對于盤王的神言,聽者當存敬畏。
須知謗神之罪,可比誤聽,要重得多呀!”
蕭寶月見王揚一副溫柔可親的樣子只覺心頭一股無名火起!
這大騙子從來沒對我這么說過話!
從來沒有!!!
——————
注:1本書第二百四十三章《登樓》:“王揚交給黑漢一張紙條,讓他轉給季道人:‘記住啊,不要配好的寒食散,不要張仲景方,不要葛洪方,要的是何晏方多加的那個......’”
寒食散是六朝流行之藥物,名雖一,方卻不同。張仲景方和葛洪方都無硫磺,唯何晏取紫石散和侯氏黑散兩方,合為一方,添加硫磺等物,也就是王揚粉塵爆炸中的硫磺粉。之所以不直接叫硫磺,是因為王揚拿不準當時硫磺之稱呼,怕像硝石一樣弄錯,而向煉藥師提寒食散,反而更加明了。
2本書第二百五十七章《謝客》:“只見王揚圍著個火盆走來走去,好像念念有詞似的在念著什么,然后手臂舞動,做著什么動作,咦,這是在干嘛?是什么舞嗎?還是——砰!火光沖天!”
3在本書中,點亮這種跨時代的攻擊性科技樹,粉塵爆炸就算到頭了。雖然可以寫制火藥,也可以寫再簡易版復合弓什么的,類似的能發明的武器很多,但沒意思。我寫此書本就是消遣娛思之作,只是希望消遣的同時加一些有重量的東西,也就是之前說過的“關乎人文”。既然是娛思,那娛和思都要占比,偏了的話就沒趣,就比如寫王揚的蠻中第一戰,本來計劃要連續寫六章作戰的過程,但覺得枯燥,就改了計劃,還刪了兩千多字丟到廢稿里。
其實真實戰爭哪有那么多有趣,很多時候、很多細節都是枯燥的,雖然全寫出來我猜也有少數讀者會愿意看,但估計不會多,尤其這還是不到兩千人的小戰,等后來的大戰,大大戰,要是細寫,二三十章都未必擋得住,那趣味性就更不足了。所以我還是決定盡量只挑有趣的角度寫,不光是筆法上的有趣,設置和操作上也會盡量有趣。這種有趣當然要設定在現實的冷兵器范疇內,各方公平較量,所以就不讓他拿火藥嚇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