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勛要將錢糧用于兵卒撫恤和安置戰亂中的黔首百姓,已經無力支撐招募兵卒的軍費。
但是呢,叛軍主力還在,兵力又不能不補充。
所以呢,他就想到了一個辦法:以華雄如今的名聲,去讓那些豪強大戶們出血!
在戰亂頻發的西涼,豪強大戶們都會供養著私兵部曲。
如果他們家中子弟從軍了,也會安排一些部曲隨入軍中,還是自帶兵器盔甲和戰馬的那種。
也就是說,蓋勛這是想讓華雄找幾個世家子弟,招攬入軍中。
畢竟他身份不一樣。自己去找的話,會被那些大戶人家記著這份情面,以后有些人情世故和利益糾葛就不好處理了。
這種想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的做法,好像挺不近人情的。
但對華雄來說,是夢寐以求的。
那就是:我終于可以光明正大的,撈點亂世崢嶸的資本了!
是的,資本!
想在涼州立足,光憑個人勇武和名聲是不夠的。還得需要一支軍隊,需要和涼州本土豪強大戶建立利益均沾的關系。
有兵,就能在羌亂中建立功勛,爬上更高的官職!
有豪強大戶的支持,就能得到資源與人才,進而發展壯大!
蓋勛此舉,就是給了華雄這樣的機會。或者說,他在無意間,給了華雄打開了希望之門的一道曙光!
馬上的,華雄就將寫了幾書信,讓羌人部曲分別給龐德、趙昂與姜隱三人送去。
嗯,他認識的人中,就這三個豪強子弟了......
信上半點客套都沒有的,就將自己被授予假軍候之職和半個兵都沒有的事實說了,末尾還加了一句:正逢朝廷多事之秋,雄不才,有心征戰沙場,不知兄愿意共同建功立業否?
反正就是很奸詐的,掛著報效朝廷的名義,撩起少年郎“千里覓封侯”的熱血,拋出了橄欖枝。
華雄覺得,他們應該會來的。
畢竟自己是邀請一起打拼未來,而不是招攬。是正常的袍澤關系,不是讓他們賣身!
而且,也不需要擔心,他們家中的長輩會阻攔。
獂道龐家就不用說了。
在之前和他再續了沾親帶故的關系,就是奔著互助互利而去的。剛好,龐德因為叛軍來襲的耽擱,還沒應蓋勛的征召踏上仕途呢!
現在華雄作書邀請,不就是踐行了相互守望嗎?
而趙家和姜家這兩家......
既然是扎根在弱肉強食的西涼,怎么會不懂“廣撒網”的生存之道呢?
將家中子弟送入軍中,意味著家族在郡縣里多了一分話語權,意味著能保障家族利益不會被別人強取豪奪。
剛好華雄這個假軍候,如今是光桿的!
軍中本來就最重資歷!現在讓家中子弟帶領部曲過來,就是提前占了個好位置。這種機會,可不多!
至于和華雄這個微末良家子一起打拼,以后會不會有前途嘛......
試試唄!
能讓夏育收為徒、虛歲十六就能創出大好名聲的人,應該不會太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