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有人敬佩就會有人不滿。
在騎兵軍營里,就有一個人對華雄很不滿。
他是騎兵曲的主官,杜軍候。
理由是窮得就剩下一身衣裳的華雄,每天晚上都跑到他的營帳中,借口說天氣太冷來蹭酒喝!
蹭喝就蹭喝唄,他杜軍候也不是吝嗇的人。
但這個小子呢,嘴上還喜歡還嘰嘰歪歪問這問那的。
什么杜軍候你都三十好幾了,怎么不成個家啊?
什么杜軍候你不應該將家當都拿去換酒了,錢財這種東西還是有備無患的好。不然以后急用的話,就拿不出來了。
等等。
聽聽!這是蹭喝的人該說的話嗎?
見過這么臭不要臉的嗎?
一邊喝著自己的酒,竟然還敢一邊指責自己不該買酒?
這臉皮,大黃弩都射不穿了吧!
杜軍候為之氣結。
但又硬不下心腸來,將華雄給轟出去。
畢竟,彼此一起玩過命不是?最后呢,他索性將華雄當成了只嗡嗡叫的蒼蠅一樣,聽之不聞,視而不見。
幸好,也許老天爺覺得他也挺可憐的,將這種苦惱日子畫上了句號。
蓋勛準備領軍去救援冀縣,派人過來讓騎兵曲準備好出發。
嗯,被邊章與韓遂率領叛軍圍困的刺史左昌,派人來請求蓋勛率兵去救援。
明明之前還想借刀殺人呢!現在就來求人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拉下那張老臉的!
對此,許多人都勸說蓋勛不要去救援。
比如漢陽郡從事辛曾、孔常兩人,就覺得不應該去救。畢竟對于左昌這種小人,死了也活該,何必去管他的死活呢?
就算要去救,也先等叛軍將左昌殺了再去不是?
然而,蓋勛用行動證明了,他受涼州所有人敬仰是當之無愧的!
其一,是他的公私分明。
他雖然也覺得左昌這種人死了活該,但左昌畢竟是官僚,處置權應該在朝廷的手中!由朝廷的法度來定論生死,而不是叛軍。
其二,是他的盡忠職守。
他覺得自己是太守,就應該保護黔首百姓不被叛軍殺戮,而不顧生死。去救援冀縣就是救黔首,而不是左昌一個人。
這種不記私怨、一心為公的士大夫恪守,贏得了所有將士的心。
人們都不再勸說,都心甘情愿跟隨他的背影,踏上了從阿陽縣趕赴冀縣的路途。
這種剛正不阿的氣節,也贏得了叛軍的尊敬,創造了戰場奇跡。
他率軍到了冀縣城外,尚未與叛軍開戰,直接怒斥邊章與韓遂食朝廷俸祿而不為天子分憂,反而加入叛賊為亂涼州。
將邊章與韓遂斥得大怮而泣。對曰:“左使君若早從君言,以兵臨我,庶可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
然后呢,竟然解了冀縣之圍,退兵而去。
也讓華雄目瞪口呆。
他算是見識到,什么叫“以德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