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這些來自鐵籠山一帶的羌騎,都是慕華雄名聲而隨征的。
他們對大漢朝廷談不上什么敬畏和忠心,更不會服從杜縣尉的指揮。想讓他們夜里去偷營,華雄如果不親自去的話,他們會疑心自己被當成了消耗品。
然后,就上演倒戈的戲碼。
“杜痞子,你忘了我當初,就不讓你把山石堵住道路了嗎?”
看著杜縣尉的沉默,華雄又提醒了一句。
“對啊!”
杜縣尉猛然驚醒,又有些懊惱的拍了下自己額頭,就摟過了華雄的肩膀,催促著:“華小子,別賣關子了!趕緊說!”
華雄也不再磨蹭,將聲音壓得很小很小........
原來他當時從馬騰那里,拿到木蒺藜、竹蒺藜時,就得到了的啟發。
州治中從事程球,為了讓自己貪墨錢財更加名正言順一點,將這些這些蒺藜都用毒草熬汁,在釜中煮了好幾天。
有毒的!
所以呢,華雄就將西涼絕大部分地方都缺水的實際情況,和毒給結合在一起考慮。
就比如他挑選了此地落下營寨,是因為此地除了山頂積雪融化和涌出的幾口山泉外,想取水飲馬造飯,就只能跑出五十里開外才能找到河流。
至于想就地打井取水嘛.......
***能有兩口出水,就是天眷了。
牧苑這塊地方,一直只是用來放牧牛羊,沒有被世家豪門圈占開辟田畝,并不是沒有理由的。
對!
華雄的辦法,就是下毒!
叛軍的數量太多,天天跑去五十里外取水,是個艱巨的任務。
他們一定會試探著用馱馬,先飲用從山坳里涌出來的山泉,去試試漢軍有沒有在水中下毒。只要確定了沒有毒,他們就會讓兵卒們飲用。
這就是華雄,想依托武鋼車堅守七八天的原因。
先麻痹他們,然后再殺幾只馱馬,將扔在山泉里將水源給污染了。
叛軍一旦飲用了不干凈的水源,肯定會引發身體的不適。上吐下瀉失去戰斗力還是輕,直接斃命或者瘟疫爆發都有可能。
到了那個時候,漢軍就可以一舉突圍而歸了。
“杜痞子,怎么?我沒有騙你吧?”
華雄說完了以后,就將酒囊遞給杜縣尉,問了句。
可是呢,杜縣尉并沒有開口稱贊,而是發出長長一聲嘆息,“華小子,你的想法雖然好,但是我們已經沒有武鋼車了,拖延不了七八天了。”
“那可不一定。”
華雄笑了,伸手一指山道中密密麻麻的羌人尸體,“杜痞子,你忘了羌人死了以后,是怎么處理尸體的嗎?”
嗯?
杜縣尉眉毛一挑,旋即,便露出微笑來。
《莊子》有云:羌人死,燔而揚其灰。在西北方生活的氐羌,死后都是火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