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山巔上,俯瞰天地萬物和蕓蕓眾生,胸中那股睥睨八荒的尊崇就油然而生。
韓遂很喜歡這種掌控一切感覺。
但是他如今有些遺憾,此番設謀將耿鄙引來隴西郡的計劃,被幾個跳梁小丑給打亂了。
本來他都設好了圈套,就等耿鄙能帶過來的官兵全部湊齊了,就來個一網打盡,將整個西涼捏著手中。
哪料到,涼州別駕從事竟然多事,先來了個內訌將耿鄙和程球都給宰了!
還帶著耿鄙的首級,前來投誠!
這個該死的家伙!
根本不知道他的這一刀,壞了多少事!
囤積在落門聚的糧草,被官兵一把火給燒了;可以一網打盡的官兵,有得做了鳥獸散,有得跑回去駐地固守,讓自己得一個一個城池的去攻打下來。
最重要的是,這個家伙搶走了,本來屬于自己的威信。
耿鄙,大漢朝廷在西涼的代言人,應該敗在他韓遂的謀略下!
只有這樣,他韓遂才能積累足夠的威望,讓叛軍陣營里山頭林立的首領們,心甘情愿的俯首稱臣!
而死在官兵的內訌,他韓遂的努力都變成了打水漂!
因為這些首領們,都會選擇忘記這一切是他韓遂謀劃的,會不約而同的去宣揚耿鄙之死是內訌!以此來保證,自己不會失去決策權。
韓遂心中很憤慨。
但也知道事情已經發生,發泄怒火改變不了什么。
當務之急,應該是努力思考,如何在不利的現況中,為自己爭取到最有利的結局。
是故,在得知馬騰率領本部兵馬返回平襄城以后,他便有了新的決定。
先是讓上萬羌騎,疾馳去州治所冀縣,將漢陽太守傅燮給圍困起來。然后招來所有叛軍的首領,扔出了兩個選擇。
誰去攻打冀縣。
誰去攻打襄平。
問完了以后,還特地加了一句:如果不能在朝廷得知耿鄙兵敗身死、派大軍來戰之前,把整個涼州控制在手中,以后就沒有機會了。
也就說是,冀縣和襄平,必須快速的攻下來!
叛軍首領們,都陷入了沉默。
已經失敗過一次的他們,很認同韓遂最后這句話。
但是這兩個選擇,誰都不想選。
冀縣的兵力,幾乎都被耿鄙抽空了,可以一戰而下。
但冀縣里面,還有漢陽太守傅燮!這位能讓朝中百官一致認為,才德堪為三公的忠義之士,絕對不會投敵。
攻下了冀縣,就等于背上了殺害傅燮的壞名聲!會被人鄙夷,進而失去人心!
而襄平城的兵力充足,耿鄙的潰兵,有許多人都選擇跑去襄平依靠馬騰。
馬騰出仕不足兩年時間,就能積累戰功當上了軍司馬,其驍勇善戰和知兵之名,所有人都不會否定。
選擇去攻打襄平,就等著損兵折將,讓自己實力大幅度縮水,進而失去叛軍陣營的決策權!
不過呢,開弓沒有回頭箭。
事到臨頭了,不想做出選擇也得做。
還是韓遂先開了口。說他自己愿意去攻打襄平城,獨力擔起攻堅的損耗,讓其余人去攻打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