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被奉為兵家經典的《孫子兵法》里,開篇的一句話就道出了戰爭中的兇險。
這也成為了王國心中忐忑的由來。
這個華雄,為什么放下了固守城池的優勢,選擇出城迎戰呢?
是的,他想不通。
輕視對手,就是讓自己陷入深淵中。
他不會天真到認為,華雄將兵馬拉出來木門道與他野戰,只是為了逞能。
作為夏育和閻忠的弟子,能被蓋勛另眼相看的人,怎么可能是個莽夫!
更不會覺得,沒有多少兵力的華雄,能在野戰中擊敗自己。
尤其是他被推選成為叛軍統帥后,陸陸續續有一些羌胡小部落前來依附,麾下兵力已經急促膨脹到了五萬以上!雖然說,他要留下不少兵馬看守諸多城池,但是再征調一萬人馬出來,還是能做得到的。
王國聽到斥候回報的消息后,心中就有警惕:事出反常必有妖。
就是很可惜,他和麾下將佐商議推演了數日,直到大軍出發的時候,都沒有將這個“妖”給識破了。
沒辦法,誰都猜不到華雄打著什么心思。
其一,是他們知道西縣沒有援軍。
武都郡絕大部分土地都是羌氐部落的繁衍地,武都太守不可能、也無沒有兵力派出援軍。
其二,是他們覺得在木門道中,華雄玩不出什么花樣來。
木門道的地形,也就狹隘那一小段路程難通行而已。只要己方穩步推進,多派出些斥候,就不會有被伏擊或者火攻的可能。
王國思來想去,索性就不去想了。
戰場之上本來就瞬息變化,重在隨機應變,想得再多也沒用。而且他覺得自己有絕對優勢的兵力在,可以勢壓人,一力降十會!
只是到了西縣官兵落下營寨的地方,他在親兵部曲的護衛下,遠遠觀察戰場的時候,心中又開始罵起了馬騰和氐人楊騰來。
因為馬騰和他糾纏了好久,關于顯親縣的歸屬權,以及其他地方的雙方勢力劃分;還有氐人楊騰時不時蹦出來裝出流寇劫掠,耽誤了他出兵西縣的時間。
是的,他覺得自己出兵晚了,給西縣太多的準備時間。
讓眼前的營寨,變得不好攻打啊!
王國是個知兵的,一看就知道西縣是準備死守。
兩側交錯放置的武鋼車和層層鹿角,還有如林繁盛的長矛,直接扼死了騎兵沖陣的可能;而那中軍牙旗飄揚的地方,依稀可以看到弩箭折射陽光的冷光。
想擊潰,只能用人命去拼!
王國在瞬間,就定下了此戰的主旋律。
揮了揮手,他讓一個親兵跑回陣列中,安排兵卒們落下營寨等事宜。又沖著另外一人,點了點頭,讓他前去西縣營寨前喊話。
不是招降,他對勸說華雄加入叛軍,不抱有希望。
而是恐嚇,試試看能不能讓西縣兵卒們,心生畏懼和恐慌。
“我家將軍率領兩萬大軍來此!不想死的,就速速投降!不然攻破營寨,雞犬不留!”
這個親兵,嗓門很大,隔著一百五十步都能讓聲音傳了過來。
華雄也聽到了,沖著身邊的杜縣尉一笑,便取下戰馬上的三石鐵胎弓,往陣前走去。
“嘣!”
強勁的弓弦聲過后,營寨外面就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