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這個叫狗子的青年船夫,脫掉外面的破棉襖后,肩膀上扛著一圈麻繩,直接跳到江里,打了一個哆嗦后,才游到河岸邊,用木頭改錐插在河岸里手腳并用往上爬。
“這么冷的天兒,泡水里可怎么受得了”,張氏嘆息道。
領頭的船夫早就習以為常了,不在意道:“嬸子,狗子貼身穿了牛皮衣的,不礙事,再說了,我們窮人命賤,有什么法子!”
叫狗子的青年人身手確實靈活,不一會便爬到了高高的河堤上。
在河堤上釘了一個木樁后,把麻繩的一頭系在木樁上,另一頭則扔到河里,對著水面道:“叔,我好了!”
“行了,你們身手好的先順著繩子爬上去,老弱婦孺最后上,到時候一起拉上去”,領頭的船夫催促道,他還想趕緊回去,速度快一點兒的話天黑前能到家。
張平安望著繩子牙疼,猶豫道:“大姐夫,要不你們家的男人先上?”
沒辦法,誰讓就大姐夫家的武力值最高,他們先上了還能幫忙拉一拉。
劉三郎點點頭,應道:“成!”
他在書院跟著楊夫子錘煉半年,身手相較一般人來說已經很不錯了,雖然體型高大,但是很靈活,站在筏子上抓著繩子手腳并用一會兒便上去了。
劉屠夫的大兒子和二兒子搓了搓手還在想怎么上。
二姐夫劉湖生出聲道:“不如我們家的人先上吧,我們水性都不錯,平時在塘里爬上爬下也有經驗。”
劉大哥也道:“我先來吧,等上去了我拉你們。”
說完便抓住繩子,用腳蹬在河堤上,不一會兒也上去了,看起來很輕松。
有人打頭,后面的就好辦了,都是農家長大的,身子皮實,不到半個時辰,所有人便都上岸了,幾個七八歲的小子還覺得挺好玩兒,上岸后在河堤上嘻嘻哈哈打鬧。
張平安對了對人數沒錯,便對領頭的船夫喊道:“人都齊了,多謝了!”
“成,那我們走了,狗子,你下來吧”,領頭的船夫應道。
“哎”,狗子正準備順著繩子下去。
張氏從自己包袱里摸了摸,抓了一把紅糖塊出來用油紙包好,又拿了一塊干姜,一起遞過去,道:“等會兒找個蘆葦甸子先生火煮碗姜湯喝了再走,免得入了寒氣。”
狗子一愣,接著撓了撓頭接過,道謝:“哎,多謝了!”
說完把東西放入懷里,順著繩子一溜煙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