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郎當初在寨子里扛的糧食最多,足有兩大麻袋,現在大丫煮飯也舍得放米了,劉三郎連吃了三碗才摸著肚子,舔了舔嘴巴道:“真舒坦啊,給個神仙也不換!”
大丫心疼自家男人,道:“等落腳了,我給你和孩子們燉肉吃。”
“嘿嘿好”,劉三郎憨憨一笑。
眾人也都累了,便早早歇下,還是安排人輪流值夜。
躺在久違的床鋪上,眾人都睡得很香,鼾聲如雷。
第二日,眾人接著往前趕路,張平安準備在城門口打聽一下,看衢州現在有沒有船可以從烏塘江直接到臨安的,現在江面還沒結冰,應當是能行船的。
不到巳時,便到了衢州城門口。
城門前排隊的人挺多,還有挑著擔子進城賣雞蛋的老農。
徐氏恍惚道:“終于走到帶煙火氣兒的地方了,我都多久沒看到有人挑著擔子賣雞蛋了!”
李氏精神一振,道:“咱們去買點兒吧,我正好給梅子和幾個小子做雞蛋粥吃,這孩子也是命大,一路過來這么辛苦也沒掉,合該是我們張家的孫子。”
徐氏和馬氏也紛紛意動,卻不約而同先望向張平安。
一路逃難過來,張平安不知不覺成為了眾人的主心骨。
“女眷們分開去買不安全,二姐夫,你過去把那人叫過來吧”,張平安道。
二姐夫劉湖生聽了后點點頭,不一會兒便把那個老人家帶過來了,隨行的還有老人的兒子,徐氏看了看雞蛋個頭都不大,問道:“怎么賣的?”
老頭笑呵呵道:“三文錢一個。”
李氏驚訝道:“這么貴,我們老家才一文錢一個,而且還比你這個個頭大,你是不是看我們是外鄉來的欺負人啊!”
老頭高聲道:“咋會哩,誰來買都是這個價,這是我們家攢了好久的,天氣冷了雞不愛下蛋,價錢自然比春夏時高,而且現在世道不好,什么都貴著呢!”
金寶爹也想買點雞蛋給兒子補補,自從老爺子去世后,兒子就悶悶不樂的,也不愛講話了,他想給兒子弄點好吃的。
于是上前發揮三寸不爛之舌,先是把各個雞蛋挑揀了一遍,又拿起雞蛋搖了搖,挑出散黃的,散黃了自然就要便宜賣了,最后東講西講,講到了十文錢四個。
一家買了十來個,把老頭的雞蛋包圓了。
老頭拍著大腿直呼金寶爹會講價,天生的生意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