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把眾人送到了村口。
回去時金寶爹明顯對這兩門婚事有了很大的改觀,對張老二道:“原先想在城里說,現在看來說個農村媳婦兒其實也不錯嘛!”
劉大郎點點頭:“我也覺著還不錯,最近我們家老大也在托人相看著呢!”
眾人邊走邊聊,回到城里時已經是黃昏時分了。
徐小舅又給了媒婆二兩謝媒錢,加半簍子枇杷,感謝今日陪著跑了這一趟。
媒婆也不客氣,收下后道:“還有二兩啊!”
“知道,知道”,徐小舅略帶討好地應道。
女眷們已經做好了晚飯,五丫六丫幫忙把枇杷拿過去洗干凈,裝了一筲箕,一人分了一把,吃起來還挺甜的。
等吃完晚飯再回家時,已經月上中天了。
徐氏聽父子二人講了今天去定親的過程,放心了不少,笑道:“那按這樣說,兩邊還是挺般配的,沒有弟妹說的那么差嘛!”
“是啊,我覺得挺好的”,張平安點頭道。
“就是下個月初六成親,時間有點趕”,張老二道,他是老思想,覺得定親后起碼也得隔一個月再成親。
“哎,差不多啦,簡單點兒辦了挺好”,徐氏不在意道。
回家后大家簡單洗漱了一下便歇息了。
轉眼來到五月底,甲班眾人約好的踏青的日子。
定好的明湖園在郊區明湖邊,離城南挺遠,走過去肯定來不及,張老二正好要幫驛館運菜,可以順便送兒子。
半路上還遇到了班里其他同窗騎馬經過,對方見到張平安坐的運菜的騾車,眼中的鄙夷根本都不屑于隱藏,招呼都沒打一聲,揮著馬鞭快速走了,張平安對此一笑而過,壓根兒沒往心里去。
張老二倒是有些不自在,悄悄對兒子道:“要不等會兒我把你放附近,你自己走過去吧?”
“爹,沒事的,走過去跟坐騾車過去沒有什么分別,咱們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不用跟別人比”,張平安真覺得無所謂。
到明湖園時還時辰尚早,負責組織的同窗姓鐘,吩咐了下人帶張平安過去,是最角落的位置,不過矮桌上擺的水果點心和茶水是和其他桌一樣的。
張平安本就是蹭吃蹭喝的,也沒什么要求,無所謂坐哪里!
等過了半個多時辰,張平安都吃了兩盤點心,喝了一壺茶了,人才來的差不多。
主角永遠是最后壓軸登場的,最后來的一位是班里長期坐c位的同窗,姓姜,據說其父乃是都指揮使,正二品官員,且有實權,現在正在蒼梧江前線沿江布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