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二人最后不歡而散。
徐小舅氣洶洶的推開門離開。
沈氏一看就知道這是沒借到錢,恨恨的磨了磨后槽牙,趕緊收拾好東西跟上。
邊走還邊罵兩個兒媳婦,其實就是罵給徐氏聽的。
兩個兒媳婦扶著肚子委屈的眼圈兒都紅了,也不敢回嘴。
沈氏罵完了怕徐氏發飆,趕緊出了院子,她知道徐氏現在很顧忌舉人娘的身份,肯定不會在巷子里罵人的,被鄰居聽到了會很丟臉。
張老二和張平安望著徐小舅一家相繼離開的背影,面面相覷。
隨后便看到徐氏陰沉著臉出來。
徐氏聽了那番陰陽怪氣的話后確實氣得不行,去巷子里罵人又做不出來,只能跟出去在院門口揚聲道:“不會說話就閉嘴,聽著膈應人!”
沈氏聞言帶著幾個兒子兒媳走的更快了。
張老二問了情況才知道小舅子是想借錢,他的想法和徐氏一樣,買房是正經事,借錢可以,但得在合理范圍內。
這些父母輩的事,張平安不摻和,他相信爹娘有分寸。
又過了兩日,便到了六丫兩口子三朝回門的時候。
張平安之前請了好幾次假了,不好再告假,當日便只中午趕回來陪著吃了午飯。
六姐夫為人雖然不通世故了一點,但心地善良,為人寬厚,一點兒沒有怪罪,聊起自己擅長的制造方面的事情時,兩眼炯炯有神,很多想法已經趨近于成熟,只欠落地實操了。
后面有機會也許真能完成也說不定。
對這種有匠心精神的人,張平安一向是十分佩服的。
兩人相談甚歡,頗有點一見如故的意思。
徐氏看席上兒子和女婿聊得歡快,心里也開心。
再看六丫眼里帶笑,臉上還有一絲嬌羞,就知道小兩口過得不錯,心里也放心不少,對這個女婿萬分滿意,殷勤的用公筷給女婿夾菜。
吃過飯后兩口子便回去了,張平安也回了州學上課。
天氣越來越冷,轉眼便進入臘月,到了張平安成親這日。
女兒的婚事操辦過好幾次,兒子的卻是第一次,張老二和徐氏這次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對待。
管家在兩邊來來回回傳話。
好在住的近,不然腿都要跑折了。
去錢府迎親就自家這幾個堂哥表哥一道肯定不行,不是張平安看不起人,而是門第差距太大,等下還不知道錢府要怎么考核他,得找幾個得力的幫手才行。
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林俊輝和蕭逸飛,兩人關系親近,而且文武都不錯,禮儀規矩也都熟悉,不會鬧笑話。
再就是國子監的同窗綠豆眼,極力自薦了好幾次,要求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