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輝出來后看到張平安臉上的表情,便心里了然了。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家和親人是放不下的遠方!
“俊輝,讓你見笑了”,張平安調整了下情緒后抬頭笑道。
“思家之情乃人之常情,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林俊輝擺擺手。
二人都十分珍惜這難得相聚的機會,秉燭夜談到三更天才睡去。
第二日一大早,林俊輝便隨其他人一道離開了。
“平安,保重!相信我們很快還會再見的!”林俊輝揮手告別后,然后利落的翻身上馬。
看著遠去的一行人,老禿話中有話地笑呵呵道:“呵呵,他們這批人可就沒你們先前那撥人走運了啰!”
“這話怎么說的?”阮三好奇問道。
“你們先前那撥人都是周大人親自挑的,是咱們自己人,一個是親的,一個是半路插進來的,這份量你自己掂量掂量,縣城之上還有府城、省城,你們升遷絕對比他們容易的多,多學著點兒吧傻小子”,老禿說完拍了拍阮三的肩膀走了。
阮三來了精神,又問張平安:“張大人,是這個情況不?”
張平安溫聲笑道:“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周大人肚子里的蛔蟲,現在雖確實有不少州府的位置空懸,但我估計我們這批人升遷最快也是半年后了,不然這不是打朝廷的臉嗎?!”
而且也顯得周大人太迫不及待了,好像他野心勃勃,功高震主一樣。
肯定要穩著些來!
相較之下,劉三郎就對這些沒這么在意。
站在一旁想著自己的心事。
家里寄來的家信讓他的心也酸酸脹脹、起起伏伏的。
真想家里人啊!
尤其是大丫和三個孩子!
……
有了安南稻的種子和番薯,張平安就安心多了。
他也不貪多,到時能把這些好生種下去就行了。
畢竟縣城就這么些人,一步步來。
自從朝廷連連大捷,接連收復許多失地后,虎卉軍的大名響徹北地。
揚州到淮安,以及淮河一線的小股亂軍便十分安分。
已經不成氣候。
沿線各地暫時安全無虞。
現在的天氣雖還不能耕種,但也閑不下來,安全無礙后,正式修葺城池的事便被張平安提上日程。
首先是城墻、城門、敵樓和烽火臺等軍事防御設施修葺加固。
然后是民房、官署、倉庫,城中道路以及地下排水溝。
先前那些剩余的還未被官配的百姓也都分發了民房。
恢復了縣城部分政務,重新開設了醫署、驛站。
雖不像南邊各地縣城一樣三班六房分的那么細致,對如今的澤縣來說卻是夠用了。
張平安和老禿兩人各司其職,將澤縣管理的井井有條。
老禿十分自得:“我他娘的還真是個天才,沒想到我除了會打仗,還有治理百姓的天分嘞!”
張平安笑而不語,也不打擊他。
兩人能配合干實事才是最重要的。
時間一晃來到二月中下旬,大地冰雪褪去,萬物復蘇,田野中和山坡上開始慢慢冒出綠芽。
先是種了番薯,育苗的流程都是做熟的,出芽十分順利。
待番薯種下后,緊接著便是各色蔬菜。
等到四月初,天氣更暖和一些了,便開始翻地種安南稻和各種豆類。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此時正是適合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