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安回到澤縣沒過多久,常縣那邊便送信過來,約定了鵲橋會的日子。
一共有二百多名女子愿意到澤縣生活。
如果有能看對眼的對象,最后結為夫妻的話,衙門會另撥五畝地作為這些女子的嫁妝。
沒有相中的再回常縣生活也可,全憑個人意愿。
一切往來花銷全由澤縣提供。
本身這些女子愿意過來,就是做好了心理準備的,最后的結果自然十分圓滿。
有將近一半的男子愿意隨女子一同前往常縣生活,剩余的常縣來的女子則留在了澤縣。
在衙門統一辦好婚書后,最后再由衙門出面,給所有新人辦一頓喜酒,全了禮數。
為此還特意宰了一頭豬,以表重視。
婚禮簡單卻熱鬧!
同時這個月,澤縣新出生的小嬰兒也越來越多。
打破了前面幾年縣城中不聞嬰兒啼哭聲的局面。
現在經過街巷時,時常能聽到嬰兒的啼哭聲,和女子的低哄聲。
再看院子里晾的尿布,便知這家有小兒出生了。
新生代表著希望。
不管男孩女孩出生,衙門都會統一上門登記造冊,是絕不允許有溺死女嬰的情況出現的。
所有的羊奶也是給新生嬰兒準備的,可去街道司那邊免費領取。
至今為止,除了生病夭折的小兒外,澤縣無一例溺死或遺棄嬰兒的事情發生。
如此民風之下,百姓們互相監督,對孩子的喂養也比從前精細許多。
隨著成家的人越來越多,以及小嬰兒的降生,澤縣的煙火氣越來越濃。
百姓們臉上的笑容和滿足也多起來。
時間一晃,轉眼來到九月上旬,很快又到了番薯收獲的時候。
深秋霜露初降,所有人一齊出動,在番薯田里勞作。
不少婦人甚至背上還背著小嬰兒,手里也不耽誤做事。
坐在馬扎上沿著田壟挖番薯。
只見茂盛的番薯藤蔓下,密密麻麻的紫色番薯墜于蔓下。
大的有成年男丁拳頭那么大,小的則只有小拇指那么長。
大家一點也沒放過,統統放進竹筐中。
騾車和牛車停在田埂上,穿梭其中,將這些番薯慢慢拉回縣城。
所有人臉上都露出驚奇又滿足的笑臉。
他們這輩子也沒見過如此高產的農作物,直呼神奇。
甚至有言“番薯畝收數十石,勝種谷二十倍。”
尤其番薯口感還不差,吃起來帶著甜味,更受大家歡迎。
有不少年紀大的老嫗和老叟趁著巡邏的小兵沒注意,偷偷往懷里或者褲襠里偷藏小些的番薯。
對于這些事,張平安算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些人出城前都會稱體重記錄下來,如果回來時體重相差太多,那必然有鬼,殺雞儆猴是少不了的。
太貪心的人總是沒什么好下場。
若相差不大也就算了,畢竟藏也藏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