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十分清醒,以后自己和周大人也許是走同一條路的盟友,但絕對不可能成為掏心掏肺的至交好友。
唉,人生總是變化無常的!
……
等睡了一覺起來,已是中午。
窗戶外,太陽正躲在云層里,是個陰天。
張平安去隔壁幾個屋子看了看,發現老禿和何校尉等人正睡的鼾聲如雷,香的很,嘴角邊還有可疑的水跡。
于是也不打擾,自己下樓去,慢悠悠吃了中飯。
等他吃的差不多了,幾人才打著哈欠下樓。
老禿摳了摳眼屎,一屁股坐下后問道:“廚房有什么吃的?”
“咸肉粥加粗糧餅子,伙食還不錯”,張平安回道。
“喲呵,看來糧倉是真充盈了,不錯嘛”,老禿笑道。
說完抬手招呼人上飯。
待幾人唏哩呼嚕吃起來的時候,張平安商議道:“既然如今戰事已了,船也用不上了,咱們也該回去了,我看不如下午就走,你們意下如何?”
“沒問題啊,我也是這個意思,今日就走吧,離開淮安太久我有點不放心,家里還有一家老小呢!”陳校尉點頭道。
老禿雖然有些不舍,但更掛念澤縣眾人,也點頭贊成:“成,那就今日回吧,我待會兒去跟我那些兄弟打聲招呼!”
幾人商議好了后,等吃完飯收拾妥當了,便一同去拜見周子明,跟他辭行。
周子明正在書房看房,對于幾人的辭行也不意外。
只沉聲道:“目前淮陽關附近的匪患依然不輕,我讓李躍帶人護送你們一同回淮安吧!”
張平安幾人聞言自然求之不得,立刻拱手致謝:“多謝大人!”
這樣最好不過了。
也省了幾人開口相求。
陳校尉問道:“周大人,屬下現還有一事不明,既然現在淮陽關危機已解,糧草充盈,那底下各城所湊的糧草,還未運過來的那部分,是否應當如數歸還呢?其實淮安底下各城糧食也不富裕。”
周子明聞言沒立刻答話,只將書案上的輿圖展開讓眾人看。
陳校尉蹙眉不解,仔細看了半晌,沒出聲。
張平安揣測道:“大人的意思可是,接下來還要再起戰事,所以糧草需要繼續運過來?”
“不錯”,周子明沉聲道,“你們也看到了,淮陽關外盤踞著多少反賊和韃靼人,這次剿殺和俘虜的韃靼人相比于整個北地來說,只是冰山一角,還遠遠不夠,本來我是想等休養生息幾年再說,但現在看來還是不行,須得把他們趕的遠遠的,打狠了,打怕了才成!”
“光靠淮陽關和正陽關的這十幾萬兵力恐怕不夠吧,此時還得上奏朝廷定奪才好”,陳校尉猶疑道。
“這是自然”,周子明點頭。
不管怎么說,周子明才是北地主帥,既然他已經有所決斷,張平安幾人自當遵從。
傍晚時分,幾人便帶上隨行的兵丁開船回了淮安。
沿途有李躍帶人隨行保護,加上淮陽關外剛剛經歷過一場大戰,回程倒是風平浪靜,一路順利。
因著是逆風而行,便比來時多耽擱了兩天,等到第六日晚間,眾人才到。
黃知府早已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著眾人回來。
比預計的晚了四五日,船一直沒回,他生怕眾人是遭遇不測了,提心吊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