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和大姐夫、阮三則要一同去汝南府了。
那里已經是中原腹地,甚至離老家鄂州府也不算太遙遠。
除了他們幾人,他最關心的就是林俊輝了。
讓張平安意外的是,林俊輝這次是連升三級,和他曾經一樣,做了淮安府從五品同知,接替他的位置。
但平日辦公還是在阜縣,并不用去淮安。
臨行前,老禿十分傷感:“真他娘操蛋啊,我這大半輩子干的最多的事兒就是和人分別了,什么命啊我這是!”
“去去去,可別咒我啊,以前你送走的那些兄弟都是去閻王爺那報到了,我和我大姐夫還有阮三這可是升官加薪,不可類比!”張平安故意插科打諢道。
他可不想在分別的時候弄得這么傷感。
阮三笑道:“老禿,你就安心在澤縣待著吧,可別身在福中不知福了,我和平安我們去汝南府可是做開荒牛的,哪有在澤縣舒坦!”
劉三郎憨憨一笑,安慰道:“老禿,以后總還有再見之日的,放心吧!”
“可惜你們看不到秋收了,田里各種莊稼都長得好,今年過年肯定可以過個肥年”,老禿語氣十分遺憾。
他和張平安還有劉三郎、阮三幾人這幾年治理澤縣配合的很好,也沒讓他操什么心。
到時候換個人過來可就不一定了。
這幾年周大人和朝廷的關系不尷不尬,局面十分緊張,他其實都心中有數。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老禿將張平安等人一直送到了官道上,看著眾人遠去,這才轉身回了澤縣。
這次出發,和上次去前線押送糧草的心情可不一樣。
張平安帶著人也不太趕時間,慢悠悠騎馬去了淮安府。
黃知府早料到張平安要過來,并不奇怪。
以后他和張平安可就是唇亡齒寒的關系了,兩人把控淮河一線,必當要聯系緊密的。
張平安去上任經過淮安府,無論如何的肯定也得上門拜訪一趟。
多日不見,兩人寒暄了一番才落座。
黃知府笑道:“張大人真是年輕有為啊,才不過弱冠之年,便已經是正五品知府了,后生可畏啊后生可畏,我是老啰!”
“黃知府這是哪里話,可別打趣我啊,而立之年才正是在官場大展拳腳的時候,堪稱朝廷的中流砥柱”,張平安笑著恭維回去。
兩人打了一番太極,黃知府才正色道:“今秋怕不太平啊,老弟可要心中有數。”
“且走一步看一步吧,身處局中又如何能夠置身事外”,張平安不動聲色的回道。
“唉,說起來,還是臨安那些老家伙太著急了,沉不住氣啊”,黃知府邊低頭喝茶邊感嘆。
張平安覺得好笑,別人著急才是正常好吧,不著急反而不對勁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