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算是委婉拒絕了,一番話說得不算很漂亮,但語氣真誠。
所以李躍也并不往心里去。
只是有些遺憾罷了!
嘴里還是笑著安撫道:“成,那我就不強人所難了,說不定我們倆還能有一起上陣殺敵的那一天呢!”
又說了會兒話后,李躍便安排人擺飯。
兩邊都有意結交,自然不會冷場。
吃完飯后,張平安沒多留,帶著大姐夫又告辭離開。
上船后,劉三郎和阮三才聊起來李躍為人,都覺得他不錯,對他印象很好。
張平安也很看好他,笑道:“既會帶兵打仗,又會為人處事,且能說會道,只要能在戰場上活下來,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就算做到一方節度使或者太尉都不出奇。”
“嘖嘖,人跟人真是不能比呀”,阮三很羨慕。
劉三郎說不羨慕是假的,不過他一貫踏實,只覺得李躍確實厲害。
眾人又坐了兩日船北上,到第三日早晨才到汝南府。
汝南是最近幾個月被攻下來的,下轄輿縣、陽縣、蔡縣、平縣等八個縣。
包括現在最前線的方城,理論上來說,也是歸汝南府管轄的。
這些地方從前都是韃靼人的地盤,韃靼人不會耕種,只會放牧。
因此好好的良田這幾年下來長滿了荒草,無人耕種,著實讓人心痛。
不過也因為戰事急,韃靼人留下了不少牛羊牲畜,算是一點意外之喜。
現在留守汝南府的是軍營中的一五品副將,就等著張平安過來后交接了。
交接完后他還得趕往方城。
張平安、劉三郎和阮三在澤縣開過荒,也經歷過一遭,所以上手很快。
清點完遺留下的人口和財產后,雙方交接好。
副將給劉三郎和阮三留下六千人馬后便帶人離開了。
雖然人馬看著不多,但個個都是百戰之軀,是前線中的精銳。
有不少人是因為受傷,所以留下來休養,順便配合張平安治理汝南府。
想到臨走前,副將提醒的,讓先把汝南府留下的俘虜和雜碎挑出來好好整治給個下馬威的事。
張平安便沒閑著,讓阮三和大姐夫趕緊先著手做這事。
俘虜就是戰敗后受了傷沒死成的那些人,而雜碎則是這幾年韃靼人和大夏人所生的孩子。
最大的也才只四五歲而已。
他這人有個好處,就是十分聽勸。
副將肯定不會無緣無故說這話,必有原因。
汝南府留下的人口不少,一共有兩萬多人,俘虜和雜碎就占了近兩成,快有四千人。
第二日下午,劉三郎和阮三便重新列了名單,把這些人單獨分開,趕到了另一處偏僻些的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