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他們一切都好!”劉三郎也很贊成這個決定。
等到第二日,張平安便抽調了手下大部分人手去城外找人。
自己則和大姐夫一道,和其他同僚們議事。
目前開封的主帥楊眾,是之前周子明手下的老將,沒什么背景,孤兒出身,靠吃百家飯長大。
成年后又恰逢亂世,一路靠自己摸爬滾打起來,連名字都是周子明后來給取的。
因此對周子明是忠心耿耿。
周子明改朝換代后,這人因為有從龍之功,也在被加官進爵之列。
是現在開封城第一實權人物。
今日議會也是由他主持的,所有六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全部到場,無一缺席。
議事風格也十分嚴肅,沒有拍馬屁和奉迎,也沒有什么華麗的詞藻堆砌,直奔主題,解決問題。
從這點也就能看出來幾分這位主帥的行事風格和性格了。
張平安初來乍到,還是保持了謹言慎行的原則,多看、多聽、多學,少說話。
這一看,還真就讓他看出了幾分不對了。
這個主帥行事作風雖然十分強硬,有幾分一言堂的意味,底下人不敢反抗。
但他看得出來底下有兩名副帥,心里是有怨氣的,只不過敢怒不敢言,而趙仁之就是兩邊的和事佬,左右逢源。
短期還好,時間長了,主帥和副帥不合,早晚得出問題。
今日議事的主要重點便是商議北伐之策,如今朝廷還有陜西、山西、河北、山東等大片土地沒有收復回來。
圣上陳兵三十萬在開封,等了這么久,如今南方已經徹底一統,沒有后顧之憂,那么北伐之事就得提上日程了。
“朝廷總不能養著我們這些人吃閑飯,諸位得時刻謹記為陛下分憂才對!”,主帥楊眾目光掃過眾人嚴肅道。
對底下文武官員今日的表現很不滿意,尤其是那些武官。
大周這還沒一統天下呢,底下這些武官就開始貪圖享受了,這種風氣可要不得!
趙仁之看氣氛一時僵住了,想了想站起來拱手道:“主帥,切莫動怒,底下諸位剛才其實也都言之有理,開封地處平原南部,北伐主要目標為河北或山西北部一帶,核心在于突破黃河以北的防線,并克服騎兵劣勢,萬萬不可意氣用事,還得從長計議才好!”
“哼,從長計議都多久了,總說從長計議,圣上去年年底就下旨讓做好北伐的準備,結果呢,現在都沒定下北伐之策,被區區一黃河攔住,又忌憚別人的騎兵,這怎么行?”楊眾冷哼道。
“本來大家都是老伙計了,都是生死與共的兄弟,過命的交情,本帥不想說話太難聽的,可是你們看看,看看你們都做了什么,這一年多的安逸生活都讓你們從老虎變成家貓了,哪還有從前悍不畏死、沖鋒陷陣的精氣神!!!”
楊眾說著說著氣不過,猛拍了一下桌子,繼續道:“有些人,別以為本帥不知道,在城中養了幾房相好的,又在背地里大肆斂財,本帥現在是顧念著以往的情面,不跟你們計較,哪天把老子惹煩了,老子參你們一本,哼!”
說完便拂袖而去!
今日議事又沒有一個結果。
張平安低下頭若有所思,黃大人則早已見怪不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