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安和黃大人坐在居中一些的位置,劉三郎和趙仁之則坐得靠后一些。
錢太師坐在前方,旁邊是當朝宰相,宴席還沒開始,兩人正在小聲攀談。
張平安還看到了大舅子錢英和二舅子錢杰。
估計是被岳父錢太師帶過來增長見識的。
聽聞兩人也高升了。
但今日是北伐戰事的慶功宴,嘉獎名單上并沒有兩人的名字。
黃大人最喜歡這樣的場面,一邊和周邊人攀談,一邊仔細打量場上的眾人面孔。
好歹和腦海中的各個人物對上號了。
約莫小半個時辰后,宮殿外才陳列了天子儀仗,禁軍也持戟肅立,鐘鼓奏樂聲很快換成了皇帝乘御輦入殿時的《萬歲樂》和《太和樂》。
有太監先一步高聲唱道:“圣!上!駕!到!”
尾音拖得長長的。
群臣見后立馬安靜下來,磕頭行禮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后周子明才坐在御輦上緩緩進來,最后下來坐到上首位置。
太子緊隨其后,坐到了左下方。
劉三郎還看到了當初出面和韃靼人簽訂盟約的異姓王秦青山。
三人一同前后入殿,可見秦青山深受帝王信任和恩寵。
黃大人和張平安也重點關注了這個人。
周子明比當初張平安最后一次見他的時候要更添了幾分威嚴和距離感。
人的面相是會隨所處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張平安現在很認可這句話。
揮揮手讓眾人平身后,周子明便直接讓秦青山宣讀了捷書和封賞詔書,以表示對這些功臣的重視和尊重,同時也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某將某役,斬首幾級,拓地幾何……”,都寫的十分清楚,加封爵位的并不算太多,主要還是以官職晉升和賞賜金銀、絹帛、田宅的為主。
這也是因為很多文武官員都是從低級官員擢升起來的,封賞空間很大。
眾人都神情肅穆的側耳聽著,約莫又過了快兩刻鐘,才輪到張平安。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帝王之興,必資熊羆之士,經略安撫使張平安,乘忠貞之志,運帷幄之謀,廓清中原,功居一等,特晉封從二品樞密副使,賜丹書鐵券,子孫世襲,仍賜黃金500兩,城東朱雀巷三進宅院一套,文綺五十端,以彰殊勛,爾其欽承,毋替朕命!欽此!建新四年四月十一日。”
張平安周邊的官員聽了后無不投來羨慕的眼神。
三品以上的官職是一級比一級難升,很多人熬到三品以后再想往上升,簡直比登天還難。
而張平安年紀也不算大,便已經是從二品樞密副使,可以預見的,以后大概率能進內閣,前途一片光明,怎能不讓人羨慕!
說實話,張平安自己也有一些意外,不過當下也來不及想太多,他趕緊站起來行禮后接旨。
黃大人看后又重新燃起了期待,他的官職之前和張平安差的不多,不知這次能否有所大的突破,最好能留京。
張平安自然也希望所有人都好。
又過了四五個人后,才輪到了黃大人。
不過可惜的是,結果讓黃大人挺失望,封賞只是官升一級加錢財若干,還是在開封打轉,沒能留京。
接完旨后,黃大人低聲感嘆道:“看來大相國寺的簽很靈驗啊,還真是名不虛傳,只能以后再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