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孫自有兒孫福,貓蛋算懂事的了,何況他已經十五,也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他從小就向往軍營生活,讓他去闖蕩一番也好,左右有你我照拂著,也出不了什么事。”
劉三郎其實就是嘴硬心軟,念叨幾句罷了,并沒真生氣,生得忒高一副個子,卻是慈父心腸,幾個孩子從小都是大丫扮黑臉,他扮紅臉。
聽張平安這么一勸,也就不再念叨了,只道:“養兒方知父母心啊!算了,讓他去營里摔打摔打吧!”
說話的功夫,劉家便到了。
這幾年家里新買了宅子,劉三郎也是頭一回來新家。
吩咐下人前去敲門后,劉三郎竟然罕見的有些緊張起來,估計這就是讀書人所說的近鄉情怯吧!
張平安則吩咐人將帶的禮物拿出來,等一下好分發給眾人,雖然只是從劉家經過,但也得進門去打個招呼才好。
幾年不見,上門了,給親戚們帶些禮物也是應該的。
來開門的是一個婆子,聽說是劉三郎回來了,忙將大門大大打開,然后朝里喚道:“老太爺、老夫人、老爺、夫人、還有少夫人,你們快看是誰回來了,是三少爺啊!”
這一番大呼小叫,說實話,讓劉三郎有點懵,他還是第一次聽人叫他三少爺呢!
張平安倒是適應良好,帶著下人自在的跨進院子。
一進門,就看到大姐邊拍打著衣裳,邊理著頭發出來,急匆匆的腳步在看到張平安時霎時停住。
“大姐,我回來了,還有大姐夫,這是給你們帶的禮物,都是京城特產”,張平安笑道。
雖然幾年沒見,但大姐卻一點兒沒變,除了穿著打扮比從前更富貴一些外,眼神、五官、形態還是那個人。
大丫愣了一瞬后,便又是哭又是笑的用手背抹著眼睛,就那么望著張平安。
片刻后才有些哽咽道:“小弟,你們可終于回來了,家里人盼星星盼月亮的,每日都在盼著你們啊!”
“大姐,別哭,我們這不是好生生回來了嗎?”張平安心情激蕩,但語氣還是從容的。
邊說邊從懷里拿出帕子走過去幫大姐擦眼淚。
劉三郎站在后面眼圈也紅了。
“我自己來”,大丫接過帕子道。
然后走過去自然的接過劉三郎手里的包袱,又往外望了望,問道:“孩子他爹,貓蛋兒沒跟你一起回來嗎?”
“沒呢,這臭小子他在京郊大營參軍呢,每日都有操練,他又是新兵,告不了長假,等到時候你去京城了,我帶你去見他”,劉三郎笑道。
“哎,成!”大丫應道,隨后笑著搖搖頭:“他從小就想參軍,以后做將軍,這下子也算是如了愿了,隨他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