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三說完后又去逗小魚兒,轉移話題。
可惜小魚兒不給面子,哧溜一下撲到親爹懷里,躲了老遠。
他才不要讓他們摸呢!
人多就是非多,這也在張平安的預料之中。
“對了,怎么沒看到大堂嫂?”
張平安老覺得少了個人,再一細想,可不是少了大堂嫂嗎,幾個堂哥今日都要去衙門上值,男孩們則要去私塾上課,按理說女眷應該是都在家的才對。
李氏隨口回道:“有一家大戶人家請了她去幫忙接生,這幾日都住在那邊,沒回來呢!”
張平安以為是大堂嫂在家里沒地位,所以才出去做工。
于是勸道:“家里現在應當過得還算寬裕,接生畢竟要東奔西跑,也算是個累活,不如換個行當,或者在家里洗洗涮涮也挺好,之前在信中,我聽我爹娘說,你們還開了間小鋪子,實在不行的話,還能去自家鋪子幫忙嘛!”
李氏一聽就知道是誤會了,擺擺手笑道:“你不知道,你大堂嫂接生手藝好,現在在外面還很有幾分名氣呢,不少大戶人家的娘子都指定她去接生,給的也不少,可不是我非要她出去賺錢啊!
是她自己想出去做活攢點銀子,我想著咱們都是農村出來的,有錢不賺閑著咱也閑不住啊,我就讓她去了,不信的話你可以問你奶,她可以作證。”
張氏聽后也笑了,點頭道:“靠自己手藝吃飯不丟人,英娘也不是閑的住的性子,去就去吧,沒什么!”
張平安這才明白是個烏龍。
看樣子,大房這幾年家庭關系還挺融洽。
在張老大家吃了頓早飯后,張平安便準備帶著孩子告辭了,“今日時間太趕,我還得帶著小魚兒趕去舟山,估摸得歇一夜,等我們從舟山回來了再聚。”
張氏擺了擺手溫聲道:“是該去一趟,去吧,把孩子看好了。”
“嗯,奶您放心,帶了下人呢,沒事的”,張平安道。
李氏聽到張平安要走,趕著去廚房包了一些現成的吃食出來,放在食盒里,比從前講究許多。
“都是今日早上現做的,新鮮著呢,你們在路上能墊墊。”
“多謝大伯母!”
“謝謝大奶奶!”小魚兒也有樣學樣。
“哎,乖啊!”李氏慈愛地摸了摸孩子的頭。
然后父子倆才出門去了碼頭,去舟山得坐船。
小魚兒以前坐過舅舅們的畫舫,但這次是要去找娘,意義不一樣,一路上十分興奮,看啥都覺得有意思。
一直到午時過了,太陽西斜,船才靠岸。
“到了嗎?”小魚兒仰頭問道。
“到了,這就是舟山了!”張平安心情復雜地回道。
心里有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