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下人便早早起來收拾好了行李,等著府衙的護衛隊和送行的官員們過來辭行,然后啟程回武山縣。
因為大家在府衙又小小采購了一次,行李比下船時只多不少,馬車上的位置是挪了又挪,這才放下。
杜載清帶著底下官員過來送行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幅景象。
“要不我再從府衙調兩輛馬車過來借用一下吧?等儒新回來的時候帶回來就成!”杜載清善解人意的提議道。
“不用了,杜大人的好意本官心領了,挪來挪去也麻煩,就這樣吧!”張平安客氣的道謝。
“可是,底下同僚們還準備了不少贈儀呢,都是大家的一片心意,大人您可不能推辭啊!”杜載清拱手道。
側開身子讓張平安看后面官員們身邊下人手里捧著的大大小小的盒子。
雖然不知道具體是什么東西,但肯定價值不菲,不然也拿不出手。
張平安也是料到了可能會有這一出,才讓下人們磨磨蹭蹭到最后綁行李的。
他可沒準備在府城收底下官員的重禮。
當下便做出了一臉為難的表情客氣道:“杜大人,本官知道底下諸位都是有心了,盛情難卻,的確不好推辭,可是我這行李確實也是滿滿當當,無處安放啊,不若這樣,我帶些點心吃食類的上路吧,也能做干糧,路上餓了墊補一下,至于其他的,你們就收回吧,都是同僚,不用如此客氣!”
“只收點心?!”杜載清蹙了蹙眉,語氣里有些驚訝。
“收點心就足夠了,千里送鴻毛,禮輕情意重,贈儀不在乎送多少銀子,心意到了就行了!”張平安背著手坦然道。
底下官員面面相覷,還想再勸說,但被張平安和劉三郎都婉拒了。
看張平安如此堅持,底下人也不好再推推搡搡的勸說了,沒帶點心的人又讓下人去買了點心過來。
最后,兩人到底并沒收什么貴重的東西,收了一些點心吃食走了個過場也就算了。
如此做派,加上昨日家里夫人所說的關于賞花宴上發生的事情,卻讓杜載清在心里給兩人打上了不好結交的標簽。
甚至覺得兩人有些扮豬吃老虎,將中庸之道實行的淋漓盡致。
尤其是劉三郎,看著不聲不響的,也不怎么應酬,卻往往是這種人最能成大事。
劉三郎還真不知道杜載清給他這么高的評價,知道了也只能呵呵一笑了。
這些人就喜歡把事情猜的這么復雜!
杜載清一直帶著人將張家眾人送到十里亭,兩邊才徹底辭別。
余下的路便由譚耀麒帶著府衙的護衛隊一起護送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