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帶對帶過來的招財一家也和顏悅色的,還說了幾句客氣話。
又吩咐人打包些干凈的好飯好菜讓羅福安待會兒給家里人帶回去。
不管心里怎么想,起碼態度還是挺客氣的,張平安有些滿意。
席上恭維之聲不絕于耳,張平安沒太往心里去,主要把后面幾天重要的事情一一交代了。
知道縣里的大人物還要過來,村長很重視,立刻嚴肅著表示一定好好交代村里人不能失禮鬧了笑話。
等得知舉人和進士牌坊在臨安那邊時,族里的老人們都特別遺憾。
“都怪這該死的戰亂,不然的話咱們村就該有兩座牌坊了,說出去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兒啊”!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大家也不必遺憾,這次回來我也準備興辦族學,為族里盡一些綿薄之力,只要族中后輩子侄刻勤盡勉,好好讀書,定能有人同我一樣靠讀書科舉入仕,光宗耀祖的”,張平安認真道。
“說得對,咱們老張家祖墳冒了一次青煙,肯定還能再冒第二次”,村長笑呵呵道。
然后話題便偏到了祖墳位置上,所有人都附和著說張老頭家這一房的祖墳位置選的好云云。
張老頭也不說話,就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時不時呵呵笑兩聲。
張老大都羨慕自己老爹這福氣了,活到七十多就沒吃過什么苦。
碰到不想聽的不想理的,還可以裝糊涂。
這頓接風的宴席一直到天色完全黑下來才結束。
張平安提前給村長撥了些銀子,方便他安排人做事。
村長喜滋滋接下了,又是拍了張家人好一頓馬屁。
等村里人都離開了,徐氏才捶了捶后腰,連聲說累。
張老二又何嘗不是。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離鄉久了,現在面對村里人的時候他完全沒了以前那種想要顯擺炫耀,胡天海地吹牛打屁的欲望。
喜歡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總感覺不是一路人了。
但這話張老二不會說出來。
張平安本來還想讓人去劉家村找找劉盛遠,大家一塊兒聚聚的。
昔日的同窗能湊一塊兒太難得了,以后這種機會只會越來越少。
但羅福安看天色晚了,明日張家族里事情又多,便善解人意的婉拒了,“等明日吧,明日晚上你空閑下來了,我去劉家村喊上阿遠一塊兒過來,加上金寶,我們幾個人一塊聚聚。”
“行,那我讓人送你”,張平安點點頭,羅福安是看著大咧咧,但畢竟閱歷在這里,說話做事比從前細心多了。
譚耀麒到了張家村以后一直也沒什么話題和大家聊,此時便起身主動道:“我去送吧,正好消消食!”
“那我就不客氣了,多謝了”,羅福安看譚耀麒和張平安關系還不錯,便也沒客氣,大方的拱手行了一禮道謝。
但晚上怎么住也是個問題,張家房子和院子雖然夠大,但沒那么多床。
好在這時候天氣熱,晚上搭個涼床或者鋪卷涼席也能睡,只能讓下人們先湊合一下了。
小魚兒是第一次睡鄉下的涼床,并且在屋前的稻場上看到那么多螢火蟲,還挺新奇的,也沒嫌棄條件簡陋。
讓徐氏和張老二暗暗松了口氣,直夸孩子懂事。
張氏和張老頭睡的最好,很快就鼾聲如雷了,透過窗戶都能聽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