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臉切成了三等分,轉至背面時左右倒反,看不出原有的圖案,非要一一轉正,才能拼出應燭的頭雕來。為在央土皇權下崇祀龍神,這幫東海土人當真是挖空了心思,什么玩意兒也弄得出。”瞽叟笑得露出參差尖牙,陰惻惻道:
“連神都有不同的面目,何況是人?你要是真動手殺了我,會后悔莫及的。我專程前來,是為賣你個好東西。”
佛子對老人了如指掌,真要動手,三招之內必能取命--當然是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如今打草驚蛇,再想無聲無息地除掉這個麻煩,怕要花費不少功夫。俊美的青年僧人決定暫抑殺心,尋求其他的解決之道。
“你想賣我什么?”
“平安符。”老人的笑容猥崽邪祟,似欲挑起他的浮躁。
他穩穩應對,連方才不經意泄漏的一絲輕率都消失無蹤,仿佛就真的只是“琉璃佛子”而已,別無其他。
“什么平安符?”其實他知道是什么。將符箓燒成灰,混合雄黃、沒藥等香料貯于繡囊,授與信眾,以趨吉避兇,也有嫌麻煩直接裝入折好的符紙的。只有在佛荒之地東海,寺院才有這種不三不四的東西;在京師平望,畫符驅鬼一貫是牛鼻子臭道士的勾當。
“保平安用。祛邪擋災,逢兇化吉。”老者笑得諱莫如深,令人打從心里發毛:
“萬不幸佛子輸掉了第二場,這只平安符便能發揮作用了。不知佛子愿買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