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弋真正意義上的傳人,乃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獨孤寂。獨孤寂為獨孤閥前家主獨孤執明的小妾所出,他的生母只怕還比獨孤弋小了幾歲;獨孤執明讓出家主與鎮東將軍之位后,庶長子獨孤弋遂成為東海一道的實質主人,獨孤寂自小對這位大哥敬若神明,獨孤弋也將他帶在身邊,什么武功都一股腦兒地教他,毫無保留。
可惜獨孤寂仍逃不出殘拳“無法傳承”的詛咒。世上只有極少數的人才知道:
長年自囚于埋皇劍冢的十七爺,其實并不懂得殘拳,他的強大來自于對太祖武皇帝的懷緬與追隨。禁于幽深古墓的獨孤寂漸漸褪去了年少時的青澀莽撞,以自己的方式掌握了力量,與散落于北關鎮軍、皇城禁衛,以及各地歸老諸侯莊園里的武技一樣,都是太祖傳承的一部份。
獨孤弋生前不曾開宗立派,沒有收過一名正式的徒弟,甚至未留下拳經劍譜;除了“武功天下第一”的名頭,他留下的是人情,在某些人眼中珍貴無匹,對另些人或許一文不值,一如獨孤弋斯人。
【來不及傳承的名位】
相較起于草莽、以庶子身份流落江湖的獨孤弋,應無用不啻是貴族中的貴族。
他是最重視血統的鱗族末裔之中,血統最純正、身份最尊貴的龍姓一支,若天下仍屬玉龍王朝所有,則應無用一生下來縱非皇子,亦是未來的王公。血統之上的純正與尊貴,在指劍奇宮往往與實力相呼應;應無用出身的風云峽一系恃此宰制奇宮數百年,始終將“真龍之傳”留在風云峽,保障了派系不可動搖的地位。
應無用在承接上代宮主《奪舍大法》的遺惠前,便已是指劍奇宮的第一高手,強橫如飛雨峰之“匣劍天魔”獨無年、狡智如幽明峪之“影魔”冰無葉,在他之前也只能俯首辟易,暫息角逐寶座的念頭。
所幸在一貫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風云峽高手之中,應無用出乎意料地清靜無為,在執掌奇宮期間,對其他派系幾乎可說貫徹了“不作為”的信條,益發顯得莫測高深。奇宮各派摸不清他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硬打又打不贏,只得偃旗息鼓,按兵不動,三百年來幾無休止的派系斗爭,居然就這么暫得休止。
應無用因此在龍庭山內得了個“群龍無首”的渾名,各派首腦私下說起,咬牙切齒者有之,感嘆惕勵者有之,卻無貶抑之意,心知但教此人掌山一天,自家便無出頭的機會;唯恐傳出去不好聽,對外便以“四靈之首”呼之,不知不覺竟成了應無用的外號。
應無用沒有弱點,不代表風云峽沒有。而風云峽這一代最大的隱憂,就是如應無用這般優秀的人才,一口氣卻出了三位,其中“琴魔”魏無音與“刀魔”褚無明勢同水火,已至片刻難容的程度。
正當飛雨峰等各派巴望著風云峽禍起蕭墻、爆發內斗之際,應無用卻一手主導了師弟褚無明的“破門出教”,假逐出門墻之名,安排褚無明離開龍庭山,避免褚魏二人爭斗趨于白熱,也給了心性自由、不受拘束的褚無明離山闖蕩之機,從此海闊天空,更有連番奇遇。褚無明后改名“星烈”,取其“無日無月”之意,依舊以“刀魔”自號,顯與龍庭山舊情不斷,并未忘本,由此可見應無用的手段。
若應無用未在妖刀之亂爆發前突然離山、從此不知下落的話,對于其后種種,這位有著高隱襟懷與睿智手腕的宮主應能創造出另一番局面,陶元崢的借刀殺人、韓閥的陰謀算計,或許在應無用看來,不過就是瀟灑一揮袖、談笑化災殃,一如既往罷了,可惜就是來不及。
妖刀亂后,“琴魔”魏無音身受重傷,一身內功幾乎全廢,繼承師兄的雙尊名號云云,更像是對他犧牲平亂的褒獎酬勛,在魏無音刻苦恢復功力之前,并無實質的意義。而即使恢復了部分內功,魏無音的修為亦多不及往昔全盛時期,更別提追上師兄應無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