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變團隊目前的處境確實非常差。
譚金明已經聯系過所有能聯系的關系網,從而嘗試挽救炭變團隊。
然而炭變團隊的歷史戰績太糟糕!
戰績不可查怎么辦?
炭變團隊成立時間超過了七年,巔峰時期團隊總人數突破了一百人,同時消耗了水木大學1.75億的研發資金,但最終沒有研發出來任何成果。
雖然‘區區’1.75億研發資金,便希望在芯片領域獲得成果,確確實實也是想得美,但萬一呢?
水木大學本來就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萬一中獎了豈不是很舒服?
奈何中獎的概率太低!
下午接近四點鐘,北鑼鼓巷。
當譚金明抵達茶社的時候,無論是李世宇和朱光昊兩人,還是陳鴻志三人,亦或者是古明月的小團隊,均沒有任何一個人離開。
顯然他們也有興趣聽一聽炭變團隊的情況。
譚金明帶了兩個中年人一起過來,當看見現場如此多人的時候,他首先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譚金明,曾經是水木大學的教授,以及炭變團隊的負責人,目前獨立帶領炭變團隊。”
譚金明又為眾人介紹他帶過來的兩個中年人。
“這一位是牛博生,曾經水木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也是我們炭變團隊的二把手。”譚金明介紹站在左邊的牛博生。
“右邊這位是馬元杰,同樣是水木大學計算機系曾經的副教授,現在是炭變團隊的三把手。”譚金明補充介紹。
安無恙聽見譚金明的介紹,他心中暗自吐槽,‘這是什么牛馬組合?’
不過這一個牛馬組合竟然都是水木大學計算機系的副教授?
兩人看起來就三十歲上下,居然已經成為了副教授,看來有點實力!
當譚金明介紹完之后,陳鴻志為譚金明介紹的說著,“這一位是五更天醫藥集團的執行總裁安無恙先生。”
安無恙起身與譚金明三人握手,隨后再邀請三人落座。
譚金明剛剛坐下,便開口說著,“安總,關于我們炭變團隊”
安無恙抬手打斷了譚金明的介紹,他先一步詢問,“譚教授,我先問一個關鍵問題。”
“請問。”譚金明回應。
安無恙開口詢問,“你們在水木大學的支持下,圍繞碳基芯片進行了七年多的研發,并且消耗了1.75億資金,請問你們現在和水木大學是什么關系?”
之前安無恙也委托陳鴻志了解過這一個問題,但之前了解得都比較淺顯,現在面談的時候,自然要深入了解具體情況。
面對安無恙的詢問,譚金明回應的說著,“我們現在已經與水木大學沒有任何關系。”
“無論是我,還是牛博生,以及馬元杰,我們三人已經從水木大學退出來。”譚金明回應。
“至于以后的炭變項目,同樣與水木大學沒有任何關系。”譚金明補充。
說到這里,譚金明猶豫了一下,才繼續補充的說著,“水木大學的光電子團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水木方面更傾向于投資光電子團隊。”
“另外傳統硅基芯片的微電子團隊也有一定的進展,只有我們炭變團隊依舊是零成果,所以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我們自然被淘汰。”譚金明嘆氣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