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朝廷這邊,海外貿易被禁止,但朝貢體系卻興盛了起來,貢品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香料。
明成祖時期的朝貢貿易更是達到了頂點,朝廷“厚來薄往”的政策,使得朝貢國家看到有利可圖,便經常來“朝貢”,用大量的香料換走明朝國庫的金銀布帛,說好聽的是朝貢,不好聽,就跟打劫無異!
朱由檢想到這里,忍不住冷哼一聲,遲早得讓他們還回來!
而這聲冷哼,聽在張彝憲耳中,卻像一記重拳打在身上,當即膝蓋一軟跪了下來。
朱由檢看他這副模樣,心中有數,負責內帑的,想必手上也不干凈,眼下卻沒功夫去管這事,想著,朱由檢淡淡開口道:“內帑取二十萬兩銀送去給盧總督,作為先期軍餉!”
二十萬兩白銀!
相當于內帑一半的銀子,給了之后,宮中用度又該縮減了吧!這還是先期的,聽陛下的意思,之后說不定還得再加,難不成也要把內帑花干凈了?
花便花了,橫豎都是陛下的錢,只是來年的孝敬銀子,不知又得從什么地方摳出來。
張彝憲低眉順眼,面上一點心思沒露,回到:“是,奴婢這便去辦!”
“等等,”朱由檢把人叫住,又看了一眼李待問,說道:“李愛卿,致仕的折子,朕準了!”
李待問沒想到今日進宮還有這般驚喜,這幾年因這瘺病,斷斷續續寫了不下七十多份致仕折子,可陛下一份都沒準。
前幾日自己又遞了一封,估摸著也是石沉大海,誰知陛下這就準了,李待問激動得眼眶通紅,忙起身叩頭謝恩。
“從內帑支五百兩銀子,回家好好養病。”
李待問出身窮苦,為官之后更是勤勉清廉、盡心盡職,賑災筑壩、滅蝗防潦、減免遼餉,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累了一身疾病。
把人用了,還把人累病了,如今要人回家養病,不給點銀子,只怕這人要病死在半路上,朱由檢做不出來這等事。
另一方面,朱由檢也想讓朝中大臣知道,盡忠職守的臣子,自己定然有賞,哪怕是從自己牙縫中摳出來,這些個能臣、忠臣,朝廷也不會辜負了!
“臣受之有愧!”李待問立即推辭,自己今日面圣,沒有替君分憂,反而拿了陛下的銀子,哪里有臉見人。
“朕的命令,受著就是!”
朱由檢板了臉,李待問也不敢再多言一句,只好謝恩告退,心中卻是盤算將這五百兩的白銀,分些出來給這幾日城中的災民,也讓他們在這個凜冬能得以活命。
見人走后,朱由檢才朝著張彝憲繼續問道:“你可知內帑下有無地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