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是關隘,也是一座城池,山海關總兵府位于城池西北,一行人是從東門進城,除祖寬的關寧鐵騎回屯所之外,勇衛營選千人護衛,浩浩蕩蕩得跟著皇帝進了城。
城中軍戶家屬跪在路旁,懷著萬分激動的心情,看著大明天子從自己身前走過。
此前他們還在懷疑,皇帝會不會不敢來山海關和韃子和談,若是不來,戰事還得繼續,難道真如他們說的,陛下憐憫百姓,不過就是說說罷了嗎?
可眼下,他們親眼所見,大明天子氣宇軒昂,哪里是韃子能比得上的!
“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
不知是誰先開了口,路旁跪著的百姓突然都開口呼喊起來,朱由檢停下腳步,看著跪在自己身前的這些人,他們普通、平凡,甚至可能不識字,可他們此刻的歡呼,是對自己的倚靠!
朕,是他們的希望!
朱由檢駐足了片刻,繼而再度前行,他沒有開口說些什么,他的到來足以說明了一切。
接下來,他將會以自己的行動來證明,大明的領土,不容他人侵犯。
一行人進了總兵府,繞過府門影壁,穿過一處小花園,進了后院大堂才坐了下來。
“陛下,可要先傳膳?”洪承疇命人送來熱茶點心,方才開口道。
“不必,正事要緊,”朱由檢擺了擺手,“你們坐下,說說你們的想法。”
跟著皇帝進來的,有方正化和夏云,另幾個錦衣衛如同在京師一般,已是守在了門外。
楊嗣昌、黃得功、洪承疇、祖大壽和遼東巡撫邱民仰五人坐在下首,聽了皇帝這話,對視了幾眼,誰也沒有先開口。
“怎么,事到如今,你們還沒個章程?”朱由檢不由氣得笑了一聲,“在哪里和談,和談的條件,該準備些什么,難道都要朕來安排?”
“陛下息怒,”楊嗣昌當即起身,“臣以為,皇太極文書中只說了陛下親臨,陛下如今已然到了山海關,和談一事,還是由臣出面為好!”
楊嗣昌還是擔心皇帝給人拿了,土木堡之變前車之鑒在呢,由不得他不小心著些。
朱由檢哼笑一聲,“那朕千里迢迢來此是做什么?旅游?還是當吉祥物啊?”
坐下五人不是很明白陛下口中“吉祥物”是什么意思,但這語氣怎么都不像是同意的,楊嗣昌訥訥,還是道:“那陛下就遠遠露個面,皇太極能看見就成。”
“不必多言,和談,朕親自去,但朕對遼東地界不熟,在什么地方和談,還是得你們來拿主意。”朱由檢說道。
“定然是不能讓他們入關來的,”洪承疇想了想說道,“得選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界,來人,將輿圖取來!”
洪承疇朝外吩咐了一聲,很快,門外就走來了一人,正是吳三桂。
他級別不夠,只能守在外面,如今聽到里面要輿圖,這還不趕緊的取了進去,在陛下面前露個臉啊!
“臣,吳三桂參見陛下!”吳三桂沒有將輿圖交給洪承疇,他單膝跪在朱由檢身前行禮,之后雙手將輿圖遞了上去。
可是過了很久,他手上輿圖都沒人來拿。
吳三桂不知發生了什么,大著膽子抬起頭偷瞧了一眼,卻是跟皇帝視線撞了個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