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確是給我大明帶來了科技,不過你們自己心里也清楚,為什么你們要用科學來開道,而你們在宣傳科學的時候,又是如何把其他東西夾雜其中。”
朱由檢睨了一眼湯若望,最后道:“什么是科學,科學追求真理,可你們卻用它來為教會服務,是不是有些諷刺?”
“退下吧,”朱由檢不耐同他再說些什么,“你若是要題字,便去找我大明書法家,若是要翻刻書籍,便上交銀子,就如此簡單!”
皇帝開口趕人,湯若望也沒有辦法,況且皇帝今日脾氣也不大好的樣子,再多說幾句,恐怕不是將自己驅逐出宮這么簡答了,驅逐出大明都是有可能。
萬一將大明所有傳教士都驅逐出去,自己可就是罪人了!
湯若望沒有固執,他欠了欠身,又看了一眼方逢年,才轉身離開了皇極門。
湯若望走后,黃道周當即大步走出,大聲道:“陛下圣明,這些洋和尚居心叵測,就該讓他們離開大明國土才好!”
“臣附議,”劉宗周也走了出來,“陛下,他們蠱惑人心,罔顧人倫,臣以為,不該任由他們傳教。”
朱由檢聽著他們這話,卻又是忍不住輕嘆了一聲,王承恩還沉浸在皇帝適才慷慨激昂的言論之中,他站得離皇帝最近,聽到皇帝這一聲嘆息,轉頭疑惑得看了過去。
大臣們都是贊成陛下說法的呀,可陛下嘆氣是什么意思?
朱由檢覺得自己這些大臣啊,真的缺少了一種辯證的思維觀,非黑即白得厲害。
他四下一掃,卻見宋應星眉頭蹙著,也不知在想什么,當即開口道:“宋卿,你覺得呢?”
宋應星聽到皇帝點名,忙從隊列中走出,其余臣子也偷摸著朝他瞟去。
眾所周知,宋應星和徐光啟是好友,而徐光啟是教徒,雖然他已經過世,但宋應星對待這些神甫,一向和善。
此時,他們也都想知道,在皇帝說了這番言論之后,這個宋應星,他會是如何說。
“陛下,臣斗膽,”宋應星垂著腦袋,咬字卻是清晰,“神甫們或許如陛下所言,來我大明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但帶來新的科技也是事實,若將他們驅逐,或者斷絕同他們往來,我大明固步自封,怕是不會有長久發展!”
宋應星這話說完,首輔劉宇亮當即一聲怒喝,“大膽,宋司農這話,便是說陛下錯了?還是你同他們走太近,已是同他們同流合污?”
朱由檢朝劉宇亮擺了擺手,朝宋應星繼續問道:“那依宋卿看,咱們該是如何應對得好?”
劉宇亮見皇帝沒有發怒的意思,心里猜測難道自己會錯了意?
可是剛陛下對湯若望的那番話,不就是訓斥的意思嗎?
宋應星點了點頭,說道:“臣以為,他們所帶來的現今的理念和技術,咱們就該學習,古人云不恥下問,我華夏泱泱大國,也該有容乃大!”
宋應星見皇帝點頭,繼續說道:“另外,對于其宣揚教義理念,也該同民眾詳細解釋,不能讓他們被蒙蔽其中。”
朱由檢對于宋應星的回答很是滿意,不愧是能寫出《天工開物》的學者,思維方式就是不一樣。
“可都聽見了?”朱由檢開口朝眾人說道:“別一天到晚自詡天朝上國,一副高高在上看不起別人的樣子,弗朗機那些國家,可就是在不斷的研究,才能制造出紅衣大炮來,咱們光有火藥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