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駱養性和孫承宗正在殿中,關于上元節延長夜禁一事,不是就簡單一個命令就行,其中還需各衙門的配合。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五城兵馬司了。
五城兵馬司負責京城治安,同時要管理在京城擺攤做生意的攤販們,維持秩序、救火、溝渠清理等工作。
延長夜禁,也就意味著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爭執啦、斗氣啦,嚴重的甚至還會大打出手。
還有便是拍花子啦,就是人販子,多是拍小孩子為主,但也不是說就沒拍大人的,若是哪個小娘子落單了,說不準就要被拍花子給拍走。
孫承宗統領城防,提督五城兵馬司,朱由檢自然該同他叮囑一番。
除了五城兵馬司之后,錦衣衛也有維持京城治安的職責,不過相比于兵馬司,維持治安并不是他們主要的職責罷了。
故,朱由檢也只吩咐了駱養性幾句,就讓他們各自安排布置去。
孫承宗告退離了乾清宮,駱養性卻是沒有走,他見殿中只剩了自己后,才從袖中取出一份冊子,雙手呈上開口道:“陛下,高文采從蘇州府傳來的消息。”
事關蘇州、揚州、淮安三地知府彈劾楊嗣昌一事,朱由檢接過翻看,片刻后不由冷哼,“又是復社,他們可真是好大的膽子!”
駱養性已是看過冊子中所寫的事,他也知道皇帝對于復社的態度,此時,正如他預料到的一樣,皇帝動了怒了。
冊子中所查明的事,便是楊嗣昌在江南籌糧時,故意放出消息誤導民眾,讓他們以為只要捐了糧食,內閣就會在下一任科舉中給他們名額,讓他們順利入仕,更是暗示,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這對于江南士子而言,是多么大的誘惑,甚至比走復社的門路還要方便呀!
因此,江南士紳們為了族中子弟,爭先恐后得捐糧,這才讓楊嗣昌在短時間內籌到了足夠的糧食送到了京師。
而之后,楊嗣昌回了京師,便再也沒有了消息,恰逢皇帝說要加恩科,這些人便覺得這次科舉就會有自己的名額,誰知楊嗣昌仍舊沒有給他們任何準話,這才將事情鬧大了。
開玩笑,糧食是能白給出去的?
要是拿到市場上賣,也能賣好幾十萬兩白銀呢!
銀子扔水里還能聽個響兒,現在算什么?
自然,這些人不會說是自己目的不純,而是將所有過錯都推到了楊嗣昌的身上,其中,不乏有復社人員的推波助瀾了。
楊嗣昌去江南時,張浦前去拜會,可卻被拒之門外,張浦受夠了追捧,哪里受過此種禮遇,自然是懷恨在心,還會放過這等好機會不成?
而周延儒,樂得坐山觀虎斗,要是楊嗣昌下臺,內閣可就又多了一個空,屆時再讓吳昌時運作一番,自己的機會也就更大了。
這么一番動亂,三地知府也是不明就里,只覺得是朝廷辜負了江南士子,身為父母官,自然是要為他們出頭了。
可惜了這三個廉潔的知府,被復社當了槍使。
“陛下,高文采還查到了一些消息,”駱養性繼續說道:“復社中對于科舉錄取,明碼標價!”
“明碼標價?”朱由檢是知道復社操縱科舉之事的,只不過想著也就出售幾個名額罷了,難不成同錢謙益之前科舉時一樣,對名次也能安排好了?
“前三都能買下?”朱由檢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