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蔣德璟?”
“禮部右侍郎?蔣德璟?”
“怎么會是他?”
朱由檢最后一個名字說完,下面嘈雜聲又起,朱由檢讓他們議論了一番,然后才開口道:“可有異議?”
楊嗣昌右手都快將左手的骨頭捏斷了,好險才沒有失聲叫出來,他可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結果。
況且,蔣德璟這人,向來與自己不對付,陛下棄自己而選他,是何意?
楊嗣昌為兵部尚書時,因議增兵十二萬,增餉二十八萬,其措餉之策有:因論糧、溢地、事例、驛遞。
而楊嗣昌的因糧,和盧象升當時提的還不通,盧象升的因糧食針對富人,而楊嗣昌是針對所有人,因舊額之糧,量為加派,畝輸糧六合,石這折銀八錢,傷地不與,歲得銀九十二萬九千。
溢地,就是民間土田溢原額者,核實輸賦,歲得銀四十萬兩。
驛遞,就是裁撤郵驛,以二十萬充餉。
蔣德璟當時便以國家社稷為重,對楊嗣昌此種不顧民生艱難搜刮、橫征暴斂的行為深感憂慮。
當時的他不過是個講讀學士,不管楊嗣昌是何身份,也不管他當時得陛下信重,當朝說他倡聚斂之議,致天下民窮財盡,胥為盜,又匿失事,飾首功,說要追究自己的罪責。
楊嗣昌內心不忿,可總不能自己出去說蔣德璟不行,換自己來,這種事,是要讓別人來說的。
他朝后看了一眼,兵部職方主事張若麒卻是低著頭,沒有接受到自己的暗示。
“陛下,臣惶恐!”
而便在這個時候,蔣德璟自己卻是開了口,今日這一出,他也是很突然,哪里能想到皇帝重新票選閣臣,會有自己的事。
他一個禮部侍郎,也沒這個資格入閣吧!
況且按照年齡資歷,也卻是得排在后邊呀!
而對于選蔣德璟,朱由檢卻是存了一點私心,因為票選之中,只有范復粹一人寫了蔣德璟的名字。
按照票數來說,楊嗣昌該是入閣之人,但此時的朱由檢,又怎么會讓楊嗣昌繼續待在文淵閣呢?
“蔣卿不必自謙,”朱由檢說道:“蔣卿秉公持正、博學強識,又心系百姓,朕相信你能做個為民請命的好官!”
“陛下,臣德薄才疏,如何能入閣,還請陛下收回成命!”蔣德璟說道。
“蔣卿,你是還在怨怪朕,此前沒有聽你之言,仍舊加了繳餉,你不肯受,是覺得自己不配,還是覺得...”朱由檢加重了些語氣說道:“朕不配!”
蔣德璟聽了這話,忙跪在地上,“臣不敢!”
蔣德璟心中其實是悲觀的,他見識到了皇帝太多的反復無常,加餉是其一,另外他也曾經上疏官占民田之事,可陛下卻絲毫沒有在意。
以至于如今流賊四起,還不都是被朝廷逼的。
眼下,陛下是做了些利民的好事,可又能堅持多久?
“不用多言,朕意已決!”朱由檢說道:“今后諸卿便是我大明閣臣,一應事宜,朕便交于你們,望你們盡心盡力,為大明,為朝廷,為百姓謀福祉!”
“臣等領命,定鞠躬盡瘁,為陛下萬死不辭!”眾人跪在地上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