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有明一朝哪個官最有名,海瑞可能不是排第一,可要在這個“官”字前再加一個“清”字,那必定是海瑞了。
海瑞一生,經歷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任官期間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遂有“海青天”之稱。
關于他的傳說,民間廣為流傳,如今在浙江淳安縣還有他的祠堂以作紀念。
若他的形象在寶鈔上,不知屆時收受賄賂之人,在看到他的畫像時,收錢的手會不會也伸不出去。
“好,海瑞算一個!”朱由檢點頭贊同道。
如此,便還有一百文和一貫錢的還未定下,殿中張國維突然說道:“陛下,您自個兒的還沒有啊!”
朱由檢擺了擺手,嘆了一聲,“朕就算了,自朕登基以來,內憂外患、天災人禍,這是先祖在警示朕啊,罷了罷了!”
“陛下乃圣賢之君——”
張國維還待再說,朱由檢卻是擺手制止,說道:“朕意已決,不必多言,如今張居正、海瑞已是定下,朕以為,還有一人倒也可以加上。”
“陛下所選何人?”張國維問道。
“蒯祥!”朱由檢開口道。
蒯祥是明代建筑匠師,自幼隨父親學習木工,其父蒯富被選入京,當了建筑紫禁城的“木工首”,當蒯富告老還鄉,蒯祥繼承父業,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
蒯祥參與或主持多項重大的皇室工程,如紫禁城前三殿、長陵、獻陵、隆福寺、西苑殿宇等。
最重要的一項,他主持建造了承天門,建成之后,受到文武百官稱贊,成祖龍顏大悅,稱他為“蒯魯班”。
而承天門,就是最早的天安門!
皇帝提名匠人出身的蒯祥,在殿中特別是工部這幾人眼中,又是一個特殊的信號。
不說之前允許匠籍參與這次科舉,如今又將蒯祥畫在寶鈔之上,陛下今后對匠人,是越來越看重了呀!
朱由檢自然是這么想的,將蒯祥畫在寶鈔上只是釋放出一個信號,手工藝者推動著國家進步,不僅僅是建筑這個類別,宋應星、王徵、畢懋康在農業、火器、光學等方面的研究,不同程度上推動了大明農業、軍事等各方面的發展。
他就是要一點點的改變,文人士大夫固然重要,但社會各個階層的農民、工匠也同樣重要。
“那最后一個呢?”范復粹緊緊盯著皇帝問道。
“古語有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于朝廷而言,最重要的其實不是皇帝,不是文武大臣,而是這片土地上的百姓。”
皇帝說了這話,殿中有人已是猜到了他的想法,陛下這是想將百姓繪制在寶鈔上啊!
他們不知道該說什么,一方面覺得皇帝說的是對的,細看歷個朝代,多少是因為苛捐暴政,而讓百姓無法忍受隨之推翻。
百姓是水,他們造就了朝代的繁榮,也能造就朝代的覆滅。
可另一方面,他們內心里仍覺得皇家高高在上,皇帝是天子,這番作為,豈不是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