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沒等他們反對,繼續說道:“朕一直想著,這片土地如此廣袤,成就了多少個帝王,秦王、漢武帝、大唐李世民、大宋趙匡胤,還有所向披靡的成吉思汗,可是...”
朱由檢說著看向眾人,“他們來來去去,最后仍舊湮滅在歷史長河之中,朝代更迭,唯一不變的,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這片土地不過就是一間房屋,我們暫時住在里面,什么時候走,取決的不是我們,是他們!”
皇帝的這番話太過駭人聽聞,殿中大臣們俱是愣了,可是愣過細想之后,誰能否定皇帝的這番話呢?
皇帝說的都是真實,千萬年間多少霸主帝王曇花一現,他們留下的盛世又是支撐了多久?
想太祖當初南征北戰,最后成就開國霸業,可數百年間,中原大地又是滿目瘡痍。
晉陜那些流賊,曾經不是大明的百姓嗎?
“所以朕覺得,這最后一張寶鈔上,就繪制一農戶、一工匠、一士子、一商賈,而且,不能是廣為人知的那種,必須是籍籍無名,普通的再普通的百姓。”
“士、農、工、商?陛下這是...”
不知為什么,皇帝說完了這些話之后,殿中的這些大臣俱是沉默了下來,他們沉默,不代表不贊成,而是難以抑制的激動。
陛下將百姓放在心里,就連寶鈔上的圖案,都顯示了這番用心。
有這樣的陛下,又如何會不得百姓擁戴,這樣的大明,又如何不能中興?
“陛下圣明!”范復粹當先起身,深深朝著皇帝躬身喊道。
范景文再無疑義,他將這些記在心中之后,又問:“陛下,繪制人像之人,從畫院中選可否?”
畫院從成祖始起,因宮殿新成,需要大量負責裝飾布置殿門、室內花屏、窗根楣枋的藝匠,因此征集了不少天下善畫之人入京。
成祖曾想效仿宋代翰林書畫院,建立大明的翰林書畫院,可因為戰事而耽擱,而后至宣德年間,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畫壇也十分活躍,因而畫院也十分昌盛起來。
“畫院?”朱由檢撇嘴搖了搖頭,又問道:“陳洪綬和崔子忠如何?”
“陳洪綬臣知道,如今為內廷供奉,擅人物畫,可最近他的畫風愈發古怪起來...”蔣德璟供職禮部,對于內廷人員也熟知,這個陳洪綬早先畫的人物形象生動,衣紋線條俱是細勁清圓,可這兩年,愈發變態怪異起來,讓他在寶鈔上畫人物,行不行啊!
可朱由檢要的就是個“怪異”,若不是眼下朱耷不過十來歲的年紀,朱由檢還想著讓朱耷來畫呢!
這風格誰能模仿?
誰能造假?
“陳洪綬其畫手法簡練,格調高古,力量氣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啊!”朱由檢喟嘆一聲。
這可是被國際學者所推崇的,稱他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許多有徹底個人獨特風格藝術家之中的第一人”!
“那崔子忠又是何人?”范景文問道。
崔子忠自己沒聽聞過,應當不在朝廷供職。
“崔子忠此人,臣略知一二!”張國維開口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