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入京師國子監,從明面上看,這是給他們的優待,對將來鄭成功考取功名更添了一份助力,若他全心全意輔助朝廷,必然會同意。
而他若是有別的心思,只會將這一條旨意解讀出新的意思,便是會以為朝廷以鄭成功為人質,逼他從命。
“鄭芝龍驕橫,他可會同意?”呂大器并沒有十足的信心鄭芝龍會領旨,若他不聽旨再反了去做海盜,可就得不償失了。
“陛下,臣有一人選!”姜曰廣也聽明白了二人在說什么,此時大著膽子朝皇帝開口道。
“哦?何人?”
“陳璘之孫,如今任南鄉所指揮使,陳懋修!”
朱由檢聽了卻是皺了皺眉,陳璘在嘉靖末年屢破廣東賊兵,萬歷年間出征朝鮮,于露梁海戰中痛擊倭軍,立下援朝第一功。
可他的孫子到底有沒有其祖父英勇,朱由檢委實不清楚,史料對其記載不詳,只知道是個有骨氣的,建奴攻打廣州時,因不屈而死。
“傳他入京,朕先見一見吧!”朱由檢最后決定先見了人再說,若是個有能力的,不妨委以重任。
皇帝這邊打定了主意,呂大器便先應下,合上章程拱手告退。
殿中剩了姜曰廣和文安之二人,他們睜著一雙眼睛看向皇帝,等著他開口。
他們二人可不是有事求見皇帝,而是皇帝傳的他們,是以,他們也不知是何事。
朱由檢看向文安之說道:“文卿,你領祭酒一職,國子監中俱是大明未來棟梁,但朕欲再建兩所學院。”
文安之聞言,疑惑道:“陛下是覺得國子監太小?”
這話剛出口,文安之便先否定了,若是嫌國子監小,那擴建就是了,后山還有地方呢,怎么就要另外建學校了,還是兩所!
“國子監以教授明經子集為主,但大明不僅需要文臣,你剛才也聽到了,朕要找個水師之將,卻是如此犯難啊!”朱由檢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朝廷中找個治國文臣倒是簡單,可說其他的,確實少了一些,還不知道民間遺落了多少明珠沒被找出來呢!
“陛下的意思是...”文安之問道。
“朕不是考核錦衣衛、三大營之兵將么,自然有淘汰下來的人...”而其中,定然以紈绔居多。
“朕想著,與其讓他們無所事事,不若就進學院再行操練,若有優秀者,朕可以再給他們一個機會!”朱由檢的意思,這些紈绔淘汰之后便是斗技走狗,倒是給京師治安添了麻煩,還不如送學校回爐再造,說不準還能再造幾個能人出來。
“當然,要出學費,就是束脩,一年就一百兩吧!”這樣算算,也能收不少銀子回來,一舉兩得。
文安之驚呆了,他私心里認定皇帝完全就是為了收銀子才要給紈绔開學校。
不過想想也不是不行,這樣一來,不僅能培養些武將出來,還能給太倉庫增加銀兩。
“那還有一所學院呢?”文安之問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