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璟接過,掃了一眼,眉頭微挑,饒是他也沒想到皇帝欽點的狀元會是這個。
此時,殿外新科進士和文武百官,也將目光聚焦到蔣德璟身上,或者說,他手上的結果上。
殿中三人更甚,他們垂著腦袋,耳朵卻是支其,不知道自己是否和狀元有緣。
蔣德璟“咳”了一聲,開口說道:“一甲第一,張履祥!”
“張履祥?他是狀元?”
“居然是他?”
果不其然,蔣德璟說完之后,殿外動靜便大了一些,殿中,新科狀元張履祥更是呆了一瞬,繼而跪在地上謝恩。
他自以為是半個讀書人半個泥腿子,這次入京不過就是碰個運氣,卻不想一碰碰到了個狀元,他心頭激動,身子顫抖,謝恩時語氣都帶了哽咽。
“一甲第二,李信!”蔣德璟繼續道。
得知不是狀元,李信也冷靜了下來,榜眼探花的區別不大,再說了,看自己這模樣,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了江南士子侯方域的,他在心中猜到了侯方域是探花郎,那自己就是榜眼了。
果然如此!
“一甲第三,侯方域!”蔣德璟最后說道。
至此,這次加試的前三甲出爐,雖然結果多少讓人意外,但也算塵埃落定。
而為何定張履祥狀元,之后的數月都有人討論不休,也讓人從這次科舉中看出來朝廷的風向,今后啊,夸夸其談之人怕是沒用了,只有拿得出本事的。
不管什么本事,俗如種地也好,高雅如寫字畫畫也罷,有本事就會有被重用的一日。
三甲唱完,接下去就是二甲和三甲名次,唱到名字的進士無須進殿,就在外謝恩就成。
之后輪到算科、法科、工科數人,唱完之后,禮官引著眾人離開出宮,禮部堂官捧榜,用云盤承榜,傘蓋鼓樂引導,出皇極門、午門,進士和文武百官皆隨榜而出,至長安左門外張掛。
寫著三百多名考生姓名和名次的皇榜,會在宮墻上張貼三日,三日后,再將皇榜送到內閣,由內閣送到國子監,將眾進士姓名刻碑,隨后這榜單就保留在國子監,以供后人查閱。
至此,這場科舉也便暫且告一段落,新科進士只要等待禮部賜宴,然后等朝廷頒發朝服冠帶和進士寶鈔就行。
最后,便是等待授官,想要考庶吉士的,也要做好準備。
眼下,是張履祥以狀元身份率領進士看榜,順天府尹劉宗周站在一旁,他臉上帶笑,很是欣慰。
看榜不過是個形勢,可當新科進士在皇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時,心中油然而生出驕傲來。
“請狀元插花!”禮官見時辰差不多,開口說道。
張履祥轉身,劉宗周將紅花插在他冠上,又將紅綢給他披上,輕聲道:“本官很高興!”
張履祥紅了眼眶,他躬身行禮,“多謝老師!”
劉宗周任職紹興知府時同張履祥結識,在學問上的確指點過一二,但可以說微不足道,但張履祥卻將他視作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