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的水利工程,都以保障漕運為目的,北方其他地區得不到朝廷撥款,導致農田產量下降,加上眼下極端氣候頻繁,更是讓北方的百姓苦不堪言。
說話間,碼頭上適才亂做一團的人群漸漸散開,朱由檢就見到了拉纖的幾人,他們彎著背,肩膀上是粗重的纜繩,喊著號子將運河上一艘船慢慢拖到了岸邊。
不知什么時候,朱媺娖的目光也被這景象所吸引,她微微張大了嘴巴,眼中滿是震驚。
“父...父親,這船是這么拉上岸的嗎?”朱媺娖問道。
“這位姑娘不是本地人吧,”旁邊一個人看了一眼二人裝扮,笑著道:“這船一般都是自行到岸,倒也不用靠纖夫,不過這兩日不同,前些日子下了場大雨,上游泥沙都沖下來了,這才要纖夫拉著。”
“纖夫?”朱媺娖皺著眉頭看了一眼那邊的人,臉上多有不忍。
“走吧,咱們去別處!”朱由檢扔了幾個銅板在桌上,拉著朱媺娖的手就走來出去。
朱媺娖手中的珠花已是收起,臉上卻也沒有了適才的雀躍,朱由檢掃了她一眼,眼中露出些許欣慰。
作為大明的公主,能將百姓疾苦放在心中,很好!
王徵命人來請朱由檢的時候,已是第五日。
重新改良過的蒸汽機加了安全閥,使得船行速度快了不少,而明輪改成螺旋槳,也讓船只有更多放置火炮的地方。
“這也是宋司農畫的圖,”王徵手中拿著一張圖紙,正是螺旋槳和蒸汽機連接的設計圖,“蒸汽產生后從這條管道抵達螺旋槳,推動螺旋槳轉動,推動船舶前行。”
朱由檢掃了一眼,輕“嗯”了一聲,朝朱媺娖問道:“去試試?”
王徵也笑著看向朱媺娖,朱媺娖也知道這艘船不用人力,自是好奇不已。
幾人上了船,王徵命人去傳話,很快,鍋爐那邊燃燒起來,船只微微晃動,很快便沿著河道駛了出去。
這艘船沿著清江船廠專用的航道朝前駛去,一路上收獲了不少好奇打量的目光。
河道上漕船上的人們對其指指點點,更有人驚呼著“怎么沒有漿?”,這一切,都讓朱由檢和王徵十分得意。
果然如王徵所言,改良之后的蒸汽船速度有了提升,已是能和普通漕船并行,可朱由檢心中也清楚,眼下這艘船是因為體積小,也沒裝貨物,若是有了載重,這速度怕又要落下來。
不過不管怎么說,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了。
船行了一圈,回到船廠時,幾人臉上都還是興奮著,朱由檢不住點頭,朝王徵道:“葵心先生果然才智過人,接下來,將這技術用到海船上,還要靠先生了。”
王徵對此也是飽含熱淚,他自己的火船自去,不過就是一個設想,卻沒想到能有付諸現實的一日,他語帶哽咽,朝皇帝道:“多謝陛下信任,臣定竭盡全力,將火船自去,用于海船之上,讓我大明海船所向披靡!”
“好,”朱由檢笑了笑,“還有一事,也需仰賴葵心先生,這也是朕這次來清江船廠的緣由之一。”
王徵聞言,忙躬身道:“還請陛下吩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