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守才!”
朱由檢知道這個人,若張國維是對江南水利有杰出貢獻的人,那這個黃守才,便是精于治理黃河水患,他鉆研《禹貢》,并著有《禹貢注疏大中講義》、《治河方略》等書,被人稱為“活河神”。
他的功績,在《河南府志》、《大清會典》、《黃運兩河紀略》等書籍上均有記載,在他去世七十多年后,康熙還封他為“靈佑襄濟王”,并祀“金龍四大王”。
之后,清帝嘉慶、道光、同治、光緒等,都給黃守才加了封號,多達十二個。
可是如今,黃守才洛陽府工房中的水利主事,連品級都沒有。
張國維生怕皇帝不信自己的話,正要想著該如何勸說,卻聽皇帝開口道:“好,朕知道了,朕回京后就傳他入宮。”
張國維沒想到皇帝答應得爽快,勸說的話梗在喉嚨口,最后直直咽了下去,待回過神來,皇帝已是擺駕離開。
“也不知黃守才,可能抓住這次機遇!”張國維看著空落落的手心,喃喃自語道。
朱由檢帶著柳如是上了船,朱媺娖這幾日宿在船上,見自家父皇帶回來一個美人,也不過撇了撇嘴,再沒多問一句。
船行朝北,一路順利抵達了京師,這一去不過三十多日,朝中又無大事,朱由檢打算親自將柳如是帶去周皇后處,讓她給安排一個宮室。
進了宮門,朱由檢坐上了等待多時的轎輦,余光卻見不遠處小道上垂首站著一個太醫。
“宮里有人病了?”朱由檢嘟囔了一聲,目光仍舊盯著那太醫。
王承恩忙看了一眼,吩咐身旁內侍去打聽,不過片刻就回轉,在王承恩耳邊嘀咕了一陣。
“陛下,不是宮里的,是外頭左懋第左大人受了傷,首輔命人請了宮里的太醫前去診治。”
“左懋第?他怎么會受了傷?”朱由檢一臉疑惑,“他不是押送糧食藥材去的山西?怎么最近才回來?”
“左大人去了山西就留在了那里,同吳太醫他們一同防治疫病,吳太醫回來后,左大人多留了數日善后,這才晚了些日子回京。”王承恩回道。
“好,朕知道了!”朱由檢點了點頭,“同吳有光說一聲,替朕送些傷藥過去。”
王承恩應了“是”,吩咐人去太醫院的時候,也命人去詳細打聽左懋第受傷一事,能讓陛下多問一句的人,總要好好服侍著才行。
朱由檢帶著柳如是到了坤寧宮外,轉頭見柳如是緊抿著雙唇,手指也緊緊捏著帕子,一看就是緊張。
“不用擔心,隨朕進去!”朱由檢捏了捏柳如是的手心,觸手冰涼,又無奈得笑了笑,“皇后人很好,朕的后宮也和睦!”
柳如是輕“嗯”了一聲,心中卻是不敢茍同,和睦也是表現給皇帝看的,這么多女人圍著一個男人,哪里真能和睦的?
柳如是跟在朱由檢身后走進坤寧宮,全程沒有抬頭,直到朱由檢停下腳步,聽到對面幾個聲音說道:“妾參見陛下!”
“這位妹妹是......”其中一個溫婉的聲音接著問道。
“奴楊愛,參見皇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