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李信點頭道。
“難怪了,那會兒要是繼續下去,我說不定就要輸了!”
“吳總兵這刀法出神入化,下官不敢說一定能贏!”李信說道。
“嗨,你也別一口一個吳總兵了,叫我長伯吧,”吳三桂手中酒碗同李信碰了一聲,“咱們志趣相投,可當好友!”
“好,”李信也不扭捏,“我小字巖中,長伯喚我巖中即可!”
二人相視一笑,默契地將碗中酒水一飲而盡,都為交到一個好友而感到高興。
這個世界真是神奇,本是互為陣營的二人,卻在命運齒輪的偏移中站在了一起,惺惺相惜!
二人談古論今,驚訝得發現,無論是對文章還是對兵法,二人都有著一致的看法,這不禁讓二人更生出來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感來。
不知不覺,夜已深沉,可二人渾然不覺,直到三更鑼響,李信才恍然醒神,笑著放下酒碗,“不喝了不喝了,天都快亮了!”
“時辰不早,你就在我府中住一宿!”吳三桂說道。
“不了,”李信穿好自己棉袍大氅,朝吳三桂拱手告辭,“李如楨還在我住處,他一早就要返回,我得送他,不好誤了時辰!”
吳三桂也能理解,命人取來燈籠,“那我也不送你了,以你身手,倒也用不著我擔心,早些回去歇著吧,改日咱們再喝個痛快!”
“好,告辭!”李信接過燈籠,轉身出了宅邸。
屋外寒涼,李信騎在馬上,本是醺醺然的身體被冷風一吹,瞬間便清醒起來。
給他安排的住處離總兵府不遠,不過一刻鐘不到,他便看見了屋子大門,可在門前,卻是看見一個人影徘徊不定。
“三哥?”李信瞧這身影眼熟,不是李如楨又是哪個,他忙跳下馬去,快步走到門口,見李如楨穿得單薄,忙解下身上大氅給他披上,“三哥為何在門口?可是在等我?怎么不在里面等?外頭多冷啊!”
李如楨攏緊斗篷,他的確是在等李信,且已經等了很久,他本想去找他,可不知他的去向,更不想在屋中待著,火爐的暖意會消磨他的心志,所以,他選擇在門外等待。
“李信,三哥想好了,三哥答應你!”
李信動作突然定住,他猛地抬頭看向李如楨,見他目光如炬、神色堅定,知道不是在同自己玩笑,況且,誰又會將這種事的當成玩笑呢?
他不知道李如楨是怎么想明白的,他也不敢問,既然李如楨下了決定,他接著就是了。
李如楨在李信離開之后,便沒有挪動過身子,他想了很多,想起小時候父親的諄諄教誨,想起自己和兄弟們在府中演武場上的每一次比試,想起兄弟們每一次出征的豪邁無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