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朱由檢正看著遼東送來的消息。
李信和李如楨統領的一萬名將士已經由登萊出海前往朝鮮,沈陽也有了動靜,有一支軍隊正朝著義州城去。
“還真的去了!”看來這一段歷史沒有因為自己的到來而發生改變,天災他控制不了,只能提前預防,盡量阻止百姓受災,可人禍,朱由檢冷笑一聲,那便對不住了,這次的“松錦之戰”,恐怕不是建奴想如何,就能如何的了。
“陛下,駱養性求見!”門外稟報道。
“進來!”朱由檢放下折子,看向門口。
駱養性一臉肅穆得走進殿中,行禮之后說道:“陛下,李若璉傳來消息了。”
“李若璉?”朱由檢忍不住問道:“看來是有大事啊!”
李若璉作為被“趕出去”的一個暗探,除非必要,不然是不用同朝廷聯系的,之前的一次聯系,還是因為需要朝鮮王世子的信物,這才讓他去打探了消息。
這次,朱由檢不由想到,看到是同這次戰役相關了。
“皇太極派濟爾哈朗和多鐸去奪義州城,”駱養性開口將傳回的消息稟報,“還有一個,皇太極命朝鮮送糧,令朝鮮水師攻打登萊吸引遼東兵力。”
朱由檢聽到這個消息,卻是忍不住笑了起來,“可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皇太極這命令,可便宜了我大明,我還正愁怎么讓朝鮮神不知鬼不覺得出兵呢!”
“陛下的意思是——”駱養性頓了頓,“可朝鮮不一定愿意,此前咱們和他們定下的協議,也是借皮島駐兵罷了,也沒讓他們要出兵。”
“可現在不是我大明要他出兵,是建奴啊,”朱由檢雙手一攤,“他們只能參戰了,金議政看到我大明如今的實力,難道還會幫建奴來打我大明?”
“陛下說得是。”駱養性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原先的協議,借皮島駐兵,在兩方交戰時,朝鮮不能背刺大明,只觀望即可,可現在建奴要求朝鮮出兵出糧,朝鮮若是不答應,不管建奴贏了還是輸了,總要面對他們的怒火,開戰不可避免。
所以,朝鮮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入大明這一方,永絕建奴這個后患。
“朕會親筆寫封國書去,讓姜曰廣再去一趟,務必要快!”朱由檢吩咐道。
“是,”駱養性點頭應下,遂即又道:“陛下,還有一事,關于西南土司叛變,臣已是查明,當初放張獻忠入云南的,不是吾必奎的人。”
“不是吾必奎?難道是沙定洲?”朱由檢問道。
“也不是,陛下,是緬甸的人!”駱養性說道。
“真是,沒個消停了!”朱由檢不由氣笑了,“先不管,朕總有一天會收拾他們。”
駱養性離開后,朱由檢轉頭吩咐王承恩,“去將閣臣都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