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芝虎的意思,是怕有旁人將什么臟水潑到鄭家頭上,但皇帝現在要用鄭氏水師,知道誣陷鄭家幾個兄弟,定然沒有什么結果,就將主意打到鄭氏麾下的人頭上。
不得不說,鄭芝虎的頭腦不輸于鄭芝龍,只是可惜,他這次卻是猜錯了。
所以當施瑯和周全斌站在朱由檢面前,聽皇帝問他二人,“你們是否愿意帶水師守衛覺華島”時,他二人覺得自己宛若還在夢中。
不是說,他們沒什么經驗戰績,陛下不會看重自己么?
陛下召自己,不是應該興師問罪的么?
眼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怎么了?”朱由檢看向周全斌,“不愿意?”
那日,朱由檢在腦海中閃過“鄭成功”三個字時,同樣閃過的,還有鄭成功麾下的“五虎將”。
這五虎將分別是施瑯、劉國軒、周全斌、甘輝、馮信。
劉國軒,此時才十歲出頭,應該還在福建老家和泥,不去提他。
甘輝,也是閩人,父母早喪,家貧如洗,為人又是個重義的,好打抱不平,因此遭到了族長迫害,流浪于漳州、石碼、海澄等地,不敢久居鄉里。
甘輝是在隆武二年投入了鄭成功麾下,故此時就算找到了甘輝,沒有任何戰事經驗的他,也是無用。
馮信此人,歷史上記載就更少了,只知道他是鄭成功五虎將最末一位,朱由檢不知道他如今在哪,也不知從何找起。
朱由檢能確定的,就只有施瑯和周全斌二人。
施瑯排在五虎將之首,號稱“海霹靂”,是因為熟悉海上風候、潮汐,又因為少時不喜讀書,而學習兵法,對于各種兵法沒有不精通的。
智勇雙全的他在康熙年間的澎湖海戰時,利用天候和潮汐適時集中、分散兵力,占澎湖,迫鄭克爽以東番歸降。
可歷史上,對于施瑯此人,卻是個爭議極大,他先是在鄭芝龍的麾下,后鄭芝龍降清,他又跟隨鄭成功繼續抗清。
可最后,他卻仍舊背叛了南明朝廷,背叛了鄭成功。
有人說,鄭成功對施瑯有賞識之恩、栽培之情,可施瑯降清之后卻與鄭家勢不兩立,最后更是親自滅了鄭氏。
而他在占了東番之后,窮奢極欲,占了東番一半的良田,所得的銀子,供應在京師的施氏族人,享受了百年富貴。
可也有人說,施瑯如此做,不過是因為鄭成功的猜忌、獨斷、易怒、沖動,而施瑯的父親和弟弟也死在了鄭成功的刀下,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施瑯仇恨鄭氏,也是人之常情。
周全斌是在永歷五年跟隨鄭成功的,擔任剿后營中軍翼將,常獻進兵之策,跟著鄭成功攻羅源、克瓜州、又克鎮江、南京,永歷十五年收復東番,十六年攻南澳島。
可在鄭成功去世之后,他卻不容于鄭家新的政權,而慘遭猜忌,更差點死在自己人的刀下,而后為自保,在康熙三年降了大清。
這二人殊途同歸,可在朱由檢眼中,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