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昨日臣在街上,看見戶部侯大人同一個女子交談,言語間甚是激烈,后來才知竟是陳圓圓,他讓陳圓圓求情于柳妃,意圖干預圣裁。”
“哦?陳圓圓也敢妄議朝政?”
“圓圓姑娘深明大義,當場嚴詞拒絕,斥侯大人‘以私廢公’,但侯大人竟口出狂言,說圓圓姑娘貪生怕死,不顧大義,臣恐復社借題發揮,煽動士林非議天威。”
“竟然有如此之事,朕知道了!”朱由檢朝吳三桂點了點頭道。
吳三桂見好就收,又同皇帝聊了些遼東邊防后便告退出了宮去,待他走后,朱由檢命人傳了駱養性來。
“昨日侯方域同陳圓圓是怎么回事?”這些為張溥奔走的人全都在錦衣衛的監視下,除非有緊急、不得不讓皇帝做主的大事,不然他們也不會時不時就拿這些事來煩皇帝。
“回陛下,昨日侯方域先是回了城外別院,妄圖讓李香君請柳妃在陛下面前說項,不過李香君沒應,回城后正好見江南學生攔了陳圓圓,上前解圍,其實也是想利用她請柳妃出面,不過陳圓圓同樣拒絕了他,二人在東升客棧門前發生爭執...”
駱養性取出一張紙遞上,“請陛下過目。”
紙上詳細寫了二人的對話,朱由檢蹙眉看完,“以后也不必字字不漏,簡略些挑重點來記!”
朱由檢放下紙條,抬頭又道:“所以昨日,吳三桂是替陳圓圓解圍了?”
駱養性臉上露出一副八卦神色,“何止解圍啊,他昨夜就沒回府!”
“他同陳圓圓?”沒想到他二人竟然還是走到了一起去,果真緣分匪淺。
只是不知能走多遠了!
“這么看來,吳三桂今日入宮,是給朕告狀來了啊,”朱由檢沒再想吳三桂同陳圓圓這些兒女情長,想起吳三桂適才那番話,笑著道:“沖冠一怒為紅顏,眼下還沒怎么著呢,他就想著要給陳圓圓撐腰了,嘿!”
“沖冠一怒為紅顏”這句子夠新鮮,駱養性覺得不只吳三桂,自家陛下好像也做過如此事,柳妃可不就是這么進宮的嗎?
不過他還是只敢在心中腹誹!
“其他人呢?他們如今有什么打算?”朱由檢想著問都問了,不如就問清楚些。
“以商青、陳銘、汪灝但為首的舉子仍舊在鼓動學生罷考,劉文山家中行商,曾說可以聯合江南商賈以賦稅施壓,讓朝廷釋放張溥...”
駱養性事無巨細稟報著,上躥下跳的小丑們殊不知一言一行都被錦衣衛看在眼中。
“至于朝官,除了侯方域等幾個同復社關聯甚深的,其余沒有人出面...”
“江泓、唐言休已是寫了文章,翰林院已是印了發了下去,不少學生聽了他們話,沒有再繼續參與...”
駱養性稟報完之后,又道:“陛下,眼下雖有學生醒悟了過來,但大多數仍舊不聽人言,臣進宮之前,還聽他們說若是再沒個結果,他們便要去宮門口靜坐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