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翠蘭給了人一個肯定的眼神。
要是叫親媽有一天當上全國管教育的一把手,人可能真能做得出來把學習做飯納入全國中小學生手冊里頭。
也別替小孩子們委屈,小老太覺得這批給家里做飯做家務的孩子等長大步入青年階段,身體強壯,自理能力也學到手了,就該滿世界的出去玩兒,開闊眼界。
最適合上班的是中老年人。
中年人智商情商差不多定格了,學東西容易開竅
又有生活壓力,所以對待工作賊拉認真。
倒這年紀瞌睡開始少了,不用擔心睡過頭遲到,還沒有婚假育兒假產假。
牛翠蘭都有點懷念了,她在船廠產假放是75天,工資照拿。
適婚年齡里結婚,還有3天婚假呢,晚婚有7天。
王麗芬直感慨難怪誰都想當城里人了。
人這會都有點贊同老太太的理念了,中年人全拉去干活最好!
她只是沒想到,老太太連自己都不放過,對老年人那么高標準。
牛翠蘭附和可不是么。
老太太說中年人負責朝九晚五,老年人覺少還愛溜達,分配去上夜班和早班。
這會上邊沒有父母牽絆,下邊孩子已經獨立,可以一心一意奮斗了。
而且年級越大越不用花什么錢,所以中老年人作為工作主力軍以后創造的經濟效益完全可以供養25歲到35歲出去外邊看世界的年輕人。
那一天身體受不了了也不用治,兩腿一蹬走就是了,給公家省好大一筆贍養開支。
都別覺得狠心,最青春浪漫的那十年都拿來享受了,那都是該的。
村里頭吃公家補貼的五保戶正好路過。
因為只聽到后半截,眼神相當無辜…
干啥啊!沒招誰惹著誰的,怎么就不讓活了!
黃水仙琢磨著,那按婆婆的教育理念,保不齊真能答應大兒子一并去考初中。
徐春嬌這會剛看完信,問大孫子剛才說什么,是不是想一塊去考試,想去就去吧。
人的語氣就跟說今兒天氣真好一樣樣的。
黃水仙就輕輕嘆氣。
孩子年紀小想得不深。
到外地上一個學期,吃穿用度都是錢堆起來的。
不考慮錢的話,答應孩子又有什么呢。
人頗為感激的看了眼婆婆。
老太太既然發話了,就證明愿意給孩子們兜底,給牛建國一個試錯的機會。
大妞學校的事也已經有了著落,人心思不由得又轉到羊城那邊去,頓時干啥都沒勁,吃啥都沒味。
她趁著婆婆在又提了一嘴,尋思就繼續折騰吧,她不信那個邪。
都說事不過三,第三回鐵定行。
全國各地中小學都已經開學好些天了,大妞和建國的事是不是也很趕,保不齊還能一塊出發去羊城。
人這會情緒比較亢奮,又提著二叔今晚什么時候回來。
這孩子們往外讀書,回頭是她跟著還是大妞爸跟著?
還有啥時候出發,那都得坐一塊商量呢。
當天下午,牛進棚倒是回來了,不過是紅著眼睛進的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