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戶口不給入學籍,這兩天還有家長來打聽呢,說是二女兒沒上戶口,先給超生的兒子上了戶口。
二女兒一直在姥姥家放著,現在該上小學了,打聽著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只能繳了超生款才上學,否則學校哪里敢收,這是公家板上釘釘吩咐下來的事,誰來了都不好使。
那家唉聲嘆氣的回去籌錢了…
牛翠蘭想著事也不看路,一輛單位車呼嘯而過,車上人眼睜睜的看過來都沒發現。
牛進棚忍不住喊了聲,“翠蘭!”
這是要出生產隊吧,牛翠蘭一抬頭還想問親哥怎么這時候回來,又是要去哪里。
“桂枝往我單位打電話了”
牛進棚三言兩語說得挺明白。
自家妹妹已經辦妥了手續正式要離開京都。
這幾年大學的生活用品,被褥和盆盆罐罐之類的也得捎帶回來啊。
以前和于磊住一起,為了照顧孩子肯定得添置鍋碗瓢盆,也都沒舍得,一并帶了回來。
母校有人幫忙把行李運上火車,但下了火車后得有人過海去接。
牛進棚委托運輸隊的人幫下忙。
人家倒是很樂意,但老牛家也得有點表示對不對。
“我剛才從公社開了證明信回來。”
牛進棚打算回頭揣證明信去兌換些全國糧票給運輸隊幫忙的兄弟,就當時謝禮了。
瞧著親哥調轉方向頭,牛翠蘭忙別別別的阻止。
她自己走回去也成,用不著再折返一趟,勸著親哥先忙桂枝的事。
牛進棚不由分說的叫人趕緊上車。
這話說得多見外,兩個妹妹都重要!
送牛翠蘭到公社教育站辦公室門口,黃校長剛好找人呢,臉上是難得的喜色,”又有一批學生想轉到咱們學校來。”
這回是正兒八經的生源。
有個公社學校的校長不做人,甭管學生成績好壞都得留一級。
也就是學生得上兩次一年級。
理由也簡單,就為了多收一年的學費。
好幾屆都是這樣,第一年上一年級的人員名單壓著不往上級報,全進了學校領導的口袋。
等第二年才正常報學籍。
以前學生家長倒還是忍著沒發作,可今年物價在漲。
兩年前五分錢一個大蔥油餅,今年一毛五分錢一個,保不齊再過兩三年還得漲。
現在又因為計劃生育的事,誰的手頭都緊。
饒是自家沒碰上超生的事,可誰都有個親戚。
人家上門跟你籌錢繳罰款,出多出少都是個心意…
黃校長紅光滿面的,“鬧得可大了,聽說咱們這可以欠學費,都說咱們這肯定不能干缺德的事,都鬧著要往咱們這里轉。”
這生源一起來可不得了。
學校只要有了生源能正常進出賬,那就能維持下去。
等生源夠了正式轉成完全中學的性質都有可能。
牛翠蘭原地來回的踱步,腦子里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開始規劃上了。
牛進棚打算跟妹妹說一聲就走啦,對上干勁十足的牛翠蘭還有點愣怔。
老牛家又多了一個上進的人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