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認識這一家的紅星生產隊社員擱邊上笑談,“她那是給兒子掙家底呢。”
人拍了拍牛進棚,“你命好,生女兒沒壓力,不用幫別人家奮斗。”
后頭冷不丁飄來一句話,“咋的,你家女兒喝西北風長大的啊。”
徐春嬌剛好從公社里出來。
小老太偶爾也得上工作崗位溜達溜達,蓋蓋章啥的,這會隨手在‘過來吃飯’腦袋上擼了一把,順手蹭掉按手印的印泥。
狗子經常跟著老太太來公社,一蹲就是小半天。
經常來辦事的都眼熟了,知道這狗主人教得好,辦完事按完手印就拿狗毛擦手。
估摸今天辦事的人多,狗子身上這紅一塊,那紅一塊的。
和事佬趕緊夸句有閨女的好,“養閨女好,長大了身邊有個能伺候的。”
徐春嬌又問人家,“又咋的,大妞二妞長大了,他就立馬得癱了不能動了啊。”
剛才扎堆就三人,現在兩個都叫小老太懟著了,留一個砸吧了下嘴開口也不是,不開口也不是,干脆反問:“那你們家生女兒來干嘛啊。”
“來享福的唄。”徐春嬌反問人家,“你們家生女兒來干嘛的啊。”
有路過的先鋒生產隊社員目不斜視的經過,心里幸災樂禍的來一句活該,你們惹徐老太干嘛啊。
牛進棚的思緒被老太太帶著跑,頻頻點頭。
還是親媽說得更有道理些。
為了叫閨女們過上享福的好日子,他這會要趕緊進城忙活了,特意和親媽說晚上可不能回來吃飯了。
一樣的,牛翠蘭緊接了一句,往后好幾天都得忙活生源的事,可沒時間往娘家去了啊。
兄妹兩怕老太太孤單,牛翠蘭特意尋到老茍家。
大妞和牛建國還有茍宋正坐院子里給漁網打結呢。漁網越多就能養越多的珍珠蚌。
牛翠蘭就得問一句二妞呢。
灰頭土臉的小腦袋從灶房匆匆探出頭來,喊了聲:“我在這里!”
牛翠蘭進了灶房,發現孩子正舉著火鉗子在灶膛里面轉。
現在剛過飯點不久,灶膛里還有余熱。
幾分鐘以后,二妞取出火鉗子往碗里一放,四顆烤得焦脆的黃豆落入碗里。
小孩捧著碗出去發烤黃豆,一人一個嘎嘣脆的咬。
二妞又領著空碗回灶房,這回火鉗子夾了五個,明顯就是多算上親姑的了。
牛翠蘭看明白了,這幾個孩子誰出力,誰分擔后勤,還分工了呢。
她本來想叫幾個孩子回家陪陪老太太,這會瞧著孩子自個也有節目就沒說出口。
人剛出老茍家的門走在鄉間小道上,冷不丁看到老太太騎著自行車朝出村的方向騎,虎虎生威的一下就沒影了。
這一天,牛翠蘭還特意抽空去荒屋看看,結果老太太一天都沒回來。
得…..就是她一廂情愿的怕老太太孤單唄…
傍晚時分,老太太回來了,進了荒屋就沒再出來。
隔天傍晚落日時分,徐春嬌舉著昨天去縣城花三塊七毛四買的口琴興致勃勃的到了海邊。
人在方明珍那學了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