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朝家去的,半路上就碰見朝這來的家里人。
老太太和牛桂枝,牛翠蘭都在。
徐春嬌開口先問牛肉還有嗎?要不要肉票?
牛進棚忙回憶好像還有個五六斤,他就瞥了那么一眼。
小老太在,老牛家那只要無關生死,吃飯最大的作風就特別明顯,呼啦啦的又去買牛肉。
牛腩肉便宜一點點,已經賣光了,剩下五斤牛肉,不要肉票。
徐春嬌都給包圓了,從手腕上裝錢的小布包里面掏錢。
剛才還嘀咕不如去買鹵豬蹄的城里人就小聲問邊上的,這老太太誰啊,咋這么闊呢,錢來路正不正啊。
先別說一口氣買了五斤,那牛肉沒肥膘煉不出葷油,就圖是‘肉’就買,一點都不會過日子。
正經過日子人家,是不會這么干的!
要是年輕人的話,肯定得挨幾句蛐蛐,表示年輕人就是不會過日子,手里有點兒錢就不知道咋得瑟好了,等把錢霍霍沒了,眼睛該長長了……
但老同志是一路扛著餓過來的,按理說不應該啊。
可見是不是家里小輩干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比如投機倒把發家致富了,然后才能叫老太太如此的揮霍。
哪怕是這一次臺風天人均收入二十塊錢的先鋒生產隊,誰家一口氣買五斤牛肉也是會被人打聽的。
可這是徐老太啊。
假設有一天傳出老太太吃人肉了,社員們都只會想著果然是對方能干出來的事。
所以兩個城里人的蛐蛐完全引發不了社員們的共鳴。
在場的先鋒生產隊社員還白了兩人一眼,說這有啥啊,人家就是這個生活水平。
這心眼真是臟…
五斤牛肉買回來了,塞得搪瓷盆滿滿當當。
徐春嬌吩咐留半斤風干了給大兒媳,給老徐家送個半斤八兩的都成。
現在七點多了,晚飯是指望不上了,光是牛肉泡血水至少得泡一個小時,鹵起來明兒吃吧。
老牛家雞吃得最多,然后是豬肉,因為牛羊肉的肉票有限制,所以吃牛羊肉的次數最少。
以往做過牛肉燉土豆,牛肉燉番茄。
老太太指定了新作法,叨叨回頭切一個洋蔥放進去,鹽和醬油也搞里頭,再放點醋和白酒,別忘記加點糖提仙。
至于蔥和小米辣都整個放。
等牛肉泡好血水后就直接放鹵湯里面過夜。
現在晚上天氣涼不怕壞。
等隔天早上柴火灶鹵個三小時就差不多了。
牛桂枝問:“媽,放多少?”
小老太說全放,就當是慶祝這回掙錢了。
人叫兒子回頭提牛肉去老徐家時順帶提一句,等甘科長那邊寄過來匯款單時她不在家,那一筆錢由著徐家棟幫著分到各家手里頭。
她和老大家的拿大頭,老徐家和二房,牛桂枝和牛翠蘭拿小頭。
牛
進棚問:“媽,你要帶二妞去閩南啊?”
話題終是繞了回來。
徐春嬌點點頭,“她有老人山的緣分。”
話是暗語,畢竟現在還不能明目張膽的說一些事。
聽得懂的就知道徐春嬌說二妞有仙緣。
老太太向來說話都利索,三下五除二的就給說明白了。
這以病入道,以財入道或者以事入道都常見。